鲁中网

鲁中网

构建新机制 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聚焦淄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③

来源:博览新闻

2023-01-06 08:56:2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王奇

  新的一年,如何开局起步,关系重大,必须精心谋划、果断出击。

  1月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更大力度实现“七个新”,其中包括以更大力度构建项目建设新机制。会议召开后,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各重大项目牵头企业,迅速行动,扑下身子抓落实,以“满弓”状态全力冲刺 。

  在万创绿色智慧综合枢纽物流园项目现场,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收尾工作,今年6月这里将正式开园。

  据了解,这是全市首个数字物流项目,是2022年淄博市530个重大项目之一,是政府牵线、国企搭台、市场唱戏、多方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大项目、好项目以一当十。一座城市的发展高度,要靠一个个项目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去年1-11月份,530个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03%以上,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引擎。

  从未来看,淄博要实现“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动力和后劲同样在重大项目建设上。

  那么,淄博应该如何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的答案是以更大力度构建项目建设新机制。核心要义,就是要树牢“时间是重要成本要素”的意识,以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变革,推动项目建设加力提速,持续拓展投资空间、释放有效需求,实现项目建设“量质齐升”。2023年突出抓好510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60亿元以上,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以上增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淄博从提升项目手续办理效能、提升项目建设推进效能、提升要素资源保障效能三个方面入手,确保审批到位、服务到位、资金到位。

  打好项目审批“组合拳”,才能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为此,淄博将全面推行“无感审批”模式,通过建立项目工程审批系统数据库,强化互认互信、智能授权,项目立项后所有后置许可、税务等事项全面纳入内部流转,实行并联审批,实现全过程无需二次主动申请、无需重复提报材料、无需反复来回跑腿,力争项目办理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速15%。

  在项目建设中,遇到难题如何破解?淄博创新提出了探索建立“项目诊疗体系”,通过引入工程设计、勘探测绘、行业协会、法律咨询、金融服务等专业机构,分级组建“项目医院”“项目诊所”“诊疗服务队”,主动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把脉问诊”,切实打通制约项目落地推进的瓶颈制约;同时,围绕企业健康发展,聚焦科技创新、工艺装备、质量标准、品牌设计、投资营销等重点领域,提供准确的“良药良方”。

  “为了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突出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对照开工项目清单,逐一分析并建立问题协调工作台账,落实问题解决工作任务,确定解决时限,督导问题按期解决。”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王其华表示。

  项目建设中,“活跃”投资对项目建设稳定推进有着重要作用。今年,淄博将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争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提升资金与项目的匹配度。继续拓展“技改贷”“春风齐鑫贷”等业务规模和受惠面,完善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力争全市贷款余额增速达到10%。

  另外,淄博还将在全面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上下功夫,编制2023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重点区域工业用地全部推行“标准地”出让,优化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开发处置,鼓励土地立体综合开发,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我们将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坚持重大项目联审制度,提升项目储备质量,继续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坚持项目动态调整,将区县和企业新策划的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储备库管理,做好项目长远储备,为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夯实基础。”王其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