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3-01-13 15:40:30
编者按
日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金点子”创意大赛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淄博市3个项目获得山东省乡村振兴“金点子”创意大赛奖项。
其中,《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淄博大芦湖农文旅融合创业创新)》项目获得乡村产业发展赛项二等奖,《周村区支部建在网格构建平战融合的基层组织动员体系》项目获得乡村组织示范赛项优秀奖,《淄博张店区“农舍云”5G+数字农业》项目获得乡村产业发展赛项优秀奖。鲁中网记者将深入挖掘获奖项目,寻找项目中的创新创意、鲜活做法和先进经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打造。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通讯员 张滨 李丽媛
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稻渔综合种养、餐饮住宿、会议培训、康养健身、研学实践、拓展训练……淄博大芦湖农庄农文旅融合创业创新项目位于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从稻渔综合种养开始,通过“农业+旅游”的模式,打造了农业、渔业旅游休闲项目。大芦湖农庄项目作为淄博市的参赛项目,由刘树海、李剑锋、孔令勇三人完成,获得了乡村产业发展赛项二等奖。
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何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农文旅简单点可以理解为“农业+文化+旅游”,但真正的“农文旅融合”远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本地文化为灵魂,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丰富旅游产业链,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发展。
从水稻插播体验、稻田钓蟹开始,大芦湖农庄项目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东方红会议培训多功能厅、人民公社大食堂、蓑衣客栈星级民宿、黄河蓑笠红色博物馆等,蓑衣樊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项目围绕稻田建设了稻田观景楼、钓鱼(蟹)台、荷香码头等景观,配套了慢行步道、生态廊道、亲水栈道等休闲设施,实现了餐饮住宿、会议培训、拓展训练、研学实践等农文旅融合发展。
“到2021年年底,我们实现了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带动全村及周边乡村大部分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大芦湖农庄项目负责人、淄博大芦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高青大芦湖农庄总经理刘树海感慨道。
“合作社+农户”,让产业振兴农民致富
蓑衣樊村村民自古就有种植水稻的习惯,2013年,刘树海组织村民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起了稻田养蟹、稻田养小龙虾。稻藕间作、水稻虾蟹共生,生态种养,实现了亩产有机大米350公斤,龙虾亩产量70公斤,稻田蟹亩产量35公斤,亩增产值3000元,乡村产业得到了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水产品和旅游工艺品加工的同时,我们成立了淄博大芦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景区化管理、公司化运营,乡村治理和景区提升同步发展,积极探索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拓展了农家乐、民宿、旅游休闲服务等配套旅游产品。”刘树海说,蓑衣樊村逐步建成了生态观光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推动了多类农特产品和旅游工艺品加工销售,全村80%以上村民从事二三产业,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企业和村庄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和管理,景区服务质量提升、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整治有效结合,原生态生活、运动康养与高青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元素相融合,大芦湖农庄项目走出了一条沿黄浸渍区由脱贫致富到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成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致富的示范和样板。
民俗文化赋能,打造“沉浸式”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大芦湖农庄项目根据蓑衣樊村现有的资源,建设了“两山”理论传播与发展阵地,聚力推广“复合种养”技术、弘扬“农耕文明”;建设了以“稻鱼综合种养示范田”“二分田”等农耕为基础的研学实践与劳动教育阵地;建设了以绿色、生态、科学养殖为引领的高效农业示范园,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项目负责人刘树海在采访中与记者侃侃而谈,项目不仅建设了示范园、示范田,沉浸式体验阵地也是项目创新创意的亮点之一。“南湖游船”中共一大会议场景、“飞夺泸定桥”场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场景等的打造,开发短剧“太公与渔夫”、支前活动“小八路送军粮”、红色演出“刑场上的婚礼”等,将蓑衣樊村打造成了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打卡的好去处。
文艺、民俗和非遗工艺也是村里文化的一大特色,手工作坊、陶艺馆、染织房、铁匠铺、瓦匠房的建设,推动了蓑衣斗笠编织、黄河陶瓷制作、粗布纺织与扎染工艺、瓦工、铁艺和剪纸艺术等的推广与传承。在村庄休闲的四合院中,还规划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小吃店、茶社、酒吧、咖啡屋、民宿馆、农家乐,吸引了无数游客。项目还设置了具有民俗、历史、稻乡文化符号的置景点——“蓑衣文化墙”,突出了蓑衣樊的水乡风情。
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使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衔接。以“稻渔综合种养”为核心,大芦湖项目通过湿地荷塘农家乐开发和农文旅融合,逐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发展模式。蓑衣樊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开了大步,走出了沿黄贫困区由脱贫致富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