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我是民营企业家 | 张建宏:企业发展就要有家国情怀

来源:鲁中网

2023-09-12 13:46:30


  鲁中网记者 孙蕊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东岳集团始终立足科技创新,立足产业链升级打造,紧紧围绕氟、硅、膜、氢,抓住氢能产业的新风口,力争让东岳集团实现创新、人才、市场的多重突围。 ”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身着工装,步履匆匆,面对镜头他语气铿锵地说道。

  快速成长的东岳靠的就是两张薄如蝉翼、价值千金的“膜”——氯碱离子膜和燃料电池膜。两张离子膜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张建宏这位“当家人”的家国情怀,更是东岳的创业史、创新史。

  吃苦 民营企业家的精神不倒

  1987年,退役转业的张建宏带领38名农民从济南抱回了两块铁疙瘩,开启了东岳在氟硅领域的征程。如今的东岳集团已经成为氟硅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了全球一流的氟硅材料园区和完整的氟硅膜氢产业链和产业群,产品广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年的军旅生涯,给张建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不仅铸就了他无畏、坚毅的性格,也造就了他与国家同频的赤胆忠心。创业初期,为了用好两台旧机器,张建宏带领团队挤在小宾馆里,学技术、做产品。为了打开产品知名度,张建宏和同事们在展会上贴海报,哪怕在大年三十,他也和团队顶着机器的高热余温抢修机器。

  求贤 企业当家人的人才战略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然而坐落在淄博桓台的东岳集团并无一线城市强大的人才虹吸效应。张建宏深知人才对东岳的发展及跨越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他求贤若渴,亲自制定了四大人才机制:“股权期权提成加奖励”的人才激励机制,“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整合机制,“特殊人才特殊政策”的人才引进机制和“赛马而不相马”的人才选拔机制。

  离子膜课题带头人张永明进入东岳集团时,张建宏对他坦言:“搞科研我不如你,搞科研人才我更不如你,我就给你所有授权了。找什么样的专家、给什么样的待遇、职务和责任范围都由你来定。”这“三项特权”让张永明教授心定了,后来张建宏还将张永明的母亲和姐姐都接到了桓台,让张永明能安心搞科研。在人才面前,张建宏甘当助手,买鞋子、衬衣等生活琐事,他都为张永明一一代办。

  目前,东岳集团先后与2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校内设立科研机构。同时“借智发展”,将200余名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吸纳为“非在册员工”。依靠人才策略,东岳集团下大力气、投入大资金筑巢引凤,目前已经引进了百余名博士、硕士安家落户。同时着眼全球市场,在国内外设立研发中心,整合了近千名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端专业科研人才。

  创新 氟硅新材料的研发征途

  张建宏说,东岳集团有两张膜,一张是“争气膜”氯碱离子膜,它让我国氯碱行业不再受制于人;另一张是“争光膜”燃料电池膜,它的寿命突破6000小时,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有了“中国芯”。

  研发氯碱离子膜用了8年。时间拨回2009年,科研团队用10天打通了离子膜生产的最后一公里,1.35米×2.65米工业规格的全氟离子膜在东岳集团成功下线。之后一年的时间,东岳集团又攻克了48道难题。2010年,东岳离子膜在完全国产化的万吨级工业氯碱生产装置上一次通电成功,产出合格的工业产品。面对国外企业的技术围剿,东岳集团持续不断投入科研资金和力量,DF2808国产氯碱全氟离子膜的面世,让国产氯碱全氟离子膜实现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燃料电池膜的研发同样至关重要,是东岳集团二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历程。早在2003年,张建宏就嗅到了氢能的广阔未来。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氢能已被纳入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能源体系。从2003年到2023年,东岳一步一个脚印,解决了燃料电池膜上下游产业链攻关,完成了材料、装备、检测、分析的一系列技术储备、技术积淀。东岳集团研发的燃料电池膜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以其全新的结构在实际氢燃料电池中表现出优异性能,该质子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燃料电池汽车并且该项技术助力淄博市成为唯一一家同时入选燃料电池汽车五大示范城市群的城市。

  从一块萤石开始,到氯碱离子膜和燃料电池膜成功量产,几千米长全工艺生产线,东岳一直在路上。“如今的经济环境给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舞台、新的赛道、新的市场,对东岳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张建宏告诉记者。未来,东岳将矢志不渝行走在“氟硅膜氢”行业科研创新路上,逐渐打造东岳集团全球独有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