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高青黄河地名文化背后,隐藏着什么?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3-11-16 08:18:19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

  地名,由何而来,又饱含着几多记忆与变迁?当指尖轻抚地图,那或长或短的名称中蕴藏的正是“何以中国”的密码;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是一首血脉传承的歌,它能让我们读懂中国。

  作为黄河文化拼图不可或缺的一片,高青不仅被滔滔黄河水滋养出物产丰饶、风光旖旎的“江北水乡”,更被浸润出了丰富独特的黄河地名文化,青城、黑里寨、蓑衣樊、白龙湾、叭蜡庙……每一个地名在千百年延续和传承中,都被赋予了更多含义,成为高青黄河文化的独特载体,蕴藏着一种乡愁、一段记忆、一份情缘。这些地名文化,浓缩着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标记着高青漫漫来路、指引着未来去路。

  从空中看蓑衣樊村,屋舍俨然。

  今年4月成功入选“社会力量参加地名文化保护省级试点县”以来,高青政社联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地名文化,让全省得以汲取“黄河安澜”的经验,走出一条黄河地名文化保护的全新路子。

  “缘”与“源”的寻觅

  “最为珍贵的是这30多份黄河训令、填补了高青县黄河文化的空白……”

  初冬时节,60岁的王术青本该在家喝喝茶、下下棋,但他却“闲里偷忙”当起了“老师”,忙着给小学生讲述黄河地名的故事。鲜为人知的是,作为高青黄河地名文化传承人,他还拥有自己的“黄河博物馆”。

  “争取能让每个孩子都能走上讲台,讲出1到2个高青地名故事,传承和弘扬好黄河文化。”王术青说。

  地名以寥寥几字,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每一次对地名起源含义的探究,都仿若一次大美黄河文化的纵情游览。

  作为地地道道的高青人,从1987年开始,王术青一边从事汽车运输,一边收集有关黄河文化的藏品。

  “从小生活在黄河边,我对黄河十分有感情,工作之余寻得了各种碑刻、拓片、老物件以及黄河文史材料2万余件,把3层楼房摆得满满当当。”王术青告诉记者,30年多来,他先后数次沿黄河溯源而上,足迹遍布黄河流域20多个省市。

  由此,王术青还创办了山东省唯一一家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经过不断拓展和提升,2015年,该博物馆被山东省文物局评定为省级非国有博物馆,2018年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

  而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黄河文化藏品,了解黄河文化,王术青积极参与高青黄河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工作,先后协助淄博以及高青举办多次黄河文化主题展。

  像王术青一样的黄河地名讲述人,在高青并非个例。

  以水为核心,以河为纽带,以安澜为期许,高青聚力打造黄河地名文化品牌,记忆、传承、创新、传播,通过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完善机制、深耕基层、协同参与、共享传承”五位一体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体系,走出了一条立足高青实际、政社联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地名文化的新路子。

  尤其是高青于今年4月份成功入选“社会力量参加地名文化保护省级试点县”,以试点工作为契机,高青县民政局制定出台《高青县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以县黄河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为纽带,链接多元社会力量参与“1+9+N”地名文化保护体系,推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地名+五社联动”传承保护机制,每个镇(街道)和县直部门都积极培养黄河地名文化讲述人,真正让黄河地名文化实起来、立起来、传下去。

  “王术青弘扬黄河地名文化的事迹,为民政部门和社会保护、传承、弘扬黄河地名文化树立了标杆。我们将协调有关部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为每个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培养1至2名黄河地名文化讲述人,让博大精深的黄河地名文化永续传承弘扬下去,不断发扬光大。”高青县政协副主席、县民政局局长张立娟表示。

  “传”与“延”的感悟

  今年4月,刚刚落成的高青黄河楼一楼展厅,一场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地名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地名故事”的主题讲述如期举行。

  游客们在聆听王术青的讲述之后,登上九楼观景台,用心触摸黄河文化,尽情领略黄河魅力。

  高青是姜太公首封之地,义士田横、酒祖仪狄故里,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多元交融、博采兼收的文化脉络和区域特质,进一步丰富拓展了高青黄河地名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王术青介绍,不少民间故事如今依然在高青流传。

  在高青,无数老人都给后辈们讲过“白龙湾的传说”。

  相传,黄河岸边有个无儿无女、弯腰驼背的老头吕老弯,一天在菜地干活时来一个小伙子要帮他干活讨生活,吕老弯便收留他。可吕老弯发现小伙子经常当天偷懒,但是转天菜地的活都被干完了。

  后来吕老弯发现小伙子是一条被罚看守大堤的小白龙,而小白龙希望吕老弯在七月十三黄河发大水的时候帮助它赶走趁虚而入的黑龙。可当天,吕老弯因为害怕帮了倒忙,导致黄河决堤,小白龙为保护村民化作人形跳入决口,并让村民往他身上压土。

  最终决口被堵住,可小白龙也没了身影。人们为了纪念舍身护堤的小白龙,便把大水冲过的十几里深沟,唤作“白龙湾”,并在堤外建了一座“白龙庙”。

  如今,该传说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其中蕴含的黄河两岸人民千百年来坚韧不拔“治黄、疏黄、用黄”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辈子孙。的确,当这些美好的地名故事吟之于口、铭之于心,胸口升腾起的,便是是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由此可见,高青地名的形成与演变,见证了高青与黄河的独特地缘关系。黄河还繁衍了蓑衣樊、小安定、清河村等百余个享有民俗风情的沿黄村落,演绎了叭蜡庙、白龙湾、泰安老姑等数百个具有高青人文特色的黄河地名故事,形成了文昌阁、扳倒井、衮龙桥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留下了千乘佳苑·王侯苑囿,千乘之美·美在其水,千乘之湖·鱼的乐园·鸟的天堂,以及惠青黄河公路大桥、王字屋中心敬老院等数十张特色地名文化名片。

  “而高青主动融入黄河国家战略,围绕‘保护怎么看、传承怎么办、弘扬怎么干’,凝聚起做好黄河地名文化保护的思想共识。” 张立娟告诉记者。

  按照《淄博市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高青先后对8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修缮,并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小清河沿岸4处古遗址发掘工作,先后建成黄河文化主题场馆13处,县域场馆数量、人均场馆面积、馆藏品种数量以及覆盖范围、受众群体等均居全省首位。

  “不仅如此,我们还定期举办黄河文化大型推介活动,大力营造黄河地名文化传承保护的浓厚氛围。”张立娟介绍,特别是推出“黄河文化云游博物馆”,对黄河地名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浏览量突破10万人次。

  “梦”和“根”的升华

  地名浓缩历史,更承载了一方百姓的集体记忆和乡土情怀。黄河地名,对很多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岸边的高青人来说,是无法割舍的乡愁。

  “保护传承黄河地名文化,就是留住乡愁。” 张立娟说。

  2020年3月1日这天,对于高青常家镇五合村的251户村民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村民们早早来到社区广场等候认购新房。随着占地55亩的408套滩区迁建安置项目竣工,村民们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居住的坯式台房,离开了汛期危险威胁的黄河滩区,整体搬迁至位于县城北部,毗邻高青三中、常家镇中心小学和镇中心幼儿园的社区新家。

  如今,高青包括“白龙湾村”在内众多滩区迁建的村子都已圆了盼望已久的“安居梦”。

  虽然以前的村子不在了,但乡愁依然让村民们万分不舍。

  于是,高青通过编印《黄河滩区迁建村庄故事》、建设乡村地名记忆馆等方式,留住滩区迁建群众的乡愁记忆。

  作为淄博唯一沿黄县,高青找准黄河滩区迁建与黄河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结合点,引导沿黄村(社区)立足自身条件,成功打造黑里寨镇黄河文化乡村记忆馆、木李镇龙湾社区迁建村史馆、常家镇常盛社区迁建社区文化长廊等黄河地名文化保护阵地,以实物形式讲述滩区迁建村(社区)的历史变迁,用滩区迁建历程诠释黄河精神和黄河地名文化。

  在进一步整合迁建村(社区)黄河地名文化元素,搞好黄河地名文化保护阵地打造的同时,高青将五合庄村、台子李村、开河村、于家庄村、高家庄村等搬迁后的农村居民点地名,编入《高青县沿黄村(社区)历史地名保护名录》,采取拍摄短视频和定期举办“人民治黄”“滩区迁建”“乡土记忆”大讲堂的方式,真实记录滩区迁建,让大家从心底里守住地名文化记忆。

  留住过往乡愁,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作为农业大县,高青创新发展融合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地名,为当地地名文化和农产品文化产业双重赋能。” 张立娟介绍。

  由此,高青还进一步延伸了“地名+”服务理念,链接高青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红柿等15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赋予地名文化新的内涵,助推地名赋能乡村振兴,形成了一批具有高青辨识度标识度的地名文化成果。

  高青黑牛

  正如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所长刘连安所说,由于地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继承性,很多在社会其他领域已经难觅踪迹的社会观念、地理特征、语言习惯沉淀在地名中。老地名让今天的人们有了触摸历史上多彩自然、文化现象的渠道。

  回望高青,一个以黄河文化为标识,以黄河精神为内核的“地名高青·大河传承”黄河地名文化品牌正在形成,并以“安澜湾”为中心向四周迅速传播。

  由高青出发,淄博全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在经济和生态上下好“先手棋”、按下“快进键”,更需要打好黄河文化传承保护“主动仗”,统筹黄河文化、齐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淄博段)建设,全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努力讲好“黄河故事”。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良栋 通讯员 孙树光 徐琳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