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周村区建设高品质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就业增收品质提升专场召开

来源:鲁中网

2023-11-16 14:45:00


  鲁中网淄博11月16日讯(记者 王钰程 通讯员 王洁)11月15日下午,周村区建设高品质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就业增收品质提升专场在周村区创业孵化中心举行。周村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梅,周村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区就业人才中心主任赵明、周村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主任宋明磊,周村区民政局副科级干部刘晓辉分别向大家介绍周村区就业增收品质提升工作情况。

  近年来,周村区人社局准确把握高品质民生建设目标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强化措施、协同发力,抓紧抓实就业增收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精准发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打造就业增收品质民生“优环境”。

  持续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2022年以来,围绕“山东手造”、“鲁菜师傅”等特色培训项目,组织农村转移劳动力等3752人次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培训+贷款+服务”创业帮扶机制,开展“创培在身边”“创业云讲堂”等活动77场,培训4200余人次。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企校订单式培养、企业自主评价,1284人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今年以来,开展高素质农民各类培训362人,建成“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处,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56人,安置6人实现辅助性就业。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开展职业指导、电商运营等线上培训80课时。

  健全完善就业增收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就业365”微信小程序、“1142工程”、区人力资源市场等平台,开展“直播带岗”“云上推岗”、现场招聘等,举办“春风行动”“高校人才直通车”、“巾帼风采”、助残助军等系列专场招聘,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精准高效对接平台。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134场,为2065家次企业提供招聘服务,提供就业岗位9045个,达成就业意向6715人,引进高校毕业生1714人。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2022年以来,累计开发岗位2818个,发放公益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3196万元。持续推进灵活就业,审核通过960名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34万元;在北郊镇和家村、丝绸路街道胜利社区建立规范化零工市场,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助力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加快11条新经济产业新赛道培育,10个新经济创新示范场景申报“2023年度淄博市新经济创新示范场景”,5家企业申报“新经济种子企业”,新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0家,1家企业获批省瞪羚企业。以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坚持数字赋能,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积极发展数字果园、数字牧场、数字化加工车间等应用示范场景,目前,周村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稳定在9家以上。“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38个郭牌西瓜数字化种植大棚建成投产,王村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冷库主体建设完工,清康牧业肉牛养殖加工项目完成屠宰加工车间初步验收,米特加10万吨植物基肉制品项目车间主体施工基本完成,全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全面提速。

  着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政策,今年为1734人代缴52万元。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7月底,完成全区40165名退休职工的待遇调整,实现退休人员养老金稳步增长。1-10月,全区发放各项社保待遇15亿元。推进“退休一件事”改革事项,实现退休申报、退休资格确认、待遇核定发放等业务打包办理,今年以来已完成职工退休审批2227人。探索“静默认证”与基层党建“双融共促”,资格认证率达99.5%,位居全市前列。不断优化“社银一体化”服务,将61项高频次经办业务下放至村居、银行网点,打造15分钟人社便民服务圈。深入推进窗口综合柜员制改革,认真落实社保服务跨域通办、全省通办,持续升级视频帮办、预约办理等各项服务,实现人社“快办行动”再提速。深入落实“三主动”工作机制,民政、医保、乡村振兴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对大额医药费支出人员和新增监测对象进行主动调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告知申请程序并帮助申请社会救助,今年周村区新增低保对象232人,临时救助120人,为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临时救助等各类资金28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