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影视剧“复兴”?古装戏再掀收视热潮

来源:工人日报

2018-02-26 09:55:00


  从《大明王朝1566》重播,到《凤囚凰》刷屏,古装戏再掀收视热潮—— 

  历史题材影视剧“复兴”的背后 

  本报记者 刘洋

  《大明王朝1566》重播,《凤囚凰》刷屏,《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掀起收视热潮,严肃文学改编的《白鹿原》重新引发“民国热”。大银幕上,《妖猫传》《芳华》等或玄幻、或怀旧的电影在斩获票房同时,也得到观众的喜爱……历史题材影视剧呈现“复兴”之势。这种势头能否延续,各方仍将拭目以待。

  各方资源聚焦“古装大戏”

  最近一年,从孙俪的《那年花开月正圆》、赵丽颖的《楚乔传》到周迅的《如懿传》、范冰冰的《赢天下》,再到吴秀波、黄晓明、黄轩等一线电影演员参演网络自制剧,明星活跃于古装影视剧舞台,已成影视剧业界发展“新常态”。

  因为增加了网络播放渠道,加上新一代“粉丝观众”崛起,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正在成为消费明星的“最佳战场”。围绕明星效应带来的资源集中,则使古装历史剧成为制作、拍摄和技术资源集聚的载体。

  “古装剧的布景、服装和特技都很能吸睛,表演上又可适度夸张,强调冲突,突出表演力度。所以明星都愿参演古装剧。另一方面,为了争取在电视台播出,从排片中突出重围,古装剧又必须精益求精,否则没有机会开拍。这样古装戏投资就越来越大,也更易吸引大明星做主演。”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毛珺琳对《工人日报》记者说,不同于此前电影在宣发和资源投入上的绝对优势,网络平台崛起后,电视剧在观看时间、全民话题等方面造成的“浸入式体验”,使得一线明星为保持“国民性”,不得不“重投电视剧的怀抱”。

  高度雷同、低转化率和创新度的流失,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三点成为 “大IP”光环褪去的主因。此前,虽然《孤芳不自赏》《锦绣未央》《择天记》都取得相对亮眼的收视成绩,但大IP、帅哥靓女、仙侠玄幻、滤镜调色等“统一配置”带来的同质化趋向,使得观众大呼审美疲劳。

  当然,还有不少别具特色的历史题材影视剧获得好评。精准还原民国时代题材的《白鹿原》,带动经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追溯部队文工团青春回忆的《芳华》,怀旧一代人亲历的时光,大赚眼泪之余,也引发社会对时代精神的礼赞。

  “制作资源的集约化,虽在此前使影视制作走了些弯路,但长期发展,必然发挥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毛珺琳乐观预期未来历史题材影视剧发展还会更进一步。

  观众需求和标准发生“裂变”

  “当下,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并不真正等同于历史。”《大军师司马懿》制作人、宁波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张晓东认为,此剧亮点正是将东汉末年至三国期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宏大的历史片断打破解构,以现代人思维把握基本事实,重新梳理脉络,最终以适合影视表达的方式重塑。因此,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范例和思路”。

  随着网络平台逐渐成为大众观影的主要方式,主流观众群体在年龄层次、审美需求等方面,与此前以电视为主要媒介的观众产生明显差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网络自制剧论坛上,爱奇艺副总裁陈潇指出,网络平台观众“其实看的东西非常杂,他同时看美剧、英剧、泰剧、电视剧、网剧,所以他的审美具有裂变的特点。”

  与上世纪《雍正王朝》《大明宫词》等古装剧热播时,舆论争鸣“史实”与“戏说”的话题不同,当下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创作者既不完全拘泥于历史本身,观众对其评判也不再局限于“正剧”高于“戏说”,“真实”优于“演绎”。

  “历史剧呈现非正剧的特点,因为经过多年大众娱乐洗礼的观众,早就不把看电视剧当作教化或者学习的途径,关注的不是历史书的影像重演,而是故事本身。”研究《网络文艺的新实践和新美学》科研项目时,毛珺琳观察到,去年以来,历史题材影视剧叫好又叫座的背后是,随着电视剧观众代际变化,对于历史题材认知发生改变。

  在毛珺琳看来,由于网生代观众的观影经验是国际化的,因此,对中国影视剧的需求必然受到国外影视精品的影响。她以在欧美获奖无数的电视剧《王冠》举例说,“这部剧的卖点就是英国王室不为人知的故事,题材的选择就是另辟蹊径。”

  类似国外,国内历史题材影视剧制作也日益精良,“作品要回归现实的社会心理,比如《那年花开月正圆》里最受观众喜欢的是‘宠妻狂人’吴聘,这相当程度体现了女性观众的群体需求。也就是说,历史题材既能满足观众的想象,使虚构合理化;还能借古喻今,讨论一些当下的问题,所以大受欢迎。”毛珺琳总结说。

  “一带一路”历史题材促发文化热

  “《大秦帝国之崛起》里,秦王秦人的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精神也对当下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历史镜鉴及文化价值。”谈到历史正剧强势回归,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评论道。

  “影视剧理应成为文化传播的先锋,‘一带一路’又为中国影视剧海外推广提供了新的机遇。2017年出现的一批网台联播的新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兼顾题材类型和剧情等搭配,展现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其中浓厚的中国元素令海外观众耳目一新。”对于这两年间涌现出的一批历史题材影视剧,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孙婕认为,在国际文化传播及传统文化复兴的共同需求下,历史题材影视剧大受欢迎,这是强有力的文化信号。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古装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前景大有可为。

  “目前海外观众看到的仍主要是CNN和BBC的故事,但他们对中国形象的渲染并不真实。”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司司长马黎指出,“一定要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作品向国外推广。”

  “现在的历史剧有很多新的拍摄方法,比如增加了大量现代生活伦理、将人物漫画卡通化、赋予人物强烈的现代个性、增加了喜剧元素和黑色幽默等效果,这些元素都在构造出新的历史文化,使得现代古装题材影视剧不但能吸引国内观众,还能以此传播出当下中国式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旧瓶装新酒,对于打造‘中国故事热’也会大有助益。”孙婕说。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