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疫”线6名先进人物荣登“山东好人榜”!他们的事迹打动每一个人

来源:滨州日报

2020-03-03 14:49:00


 

 

  霍文明,男,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高新区青田街道办事处黄河社区党总支书记。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霍文明始终战斗在一线,因积劳成疾于2月1日不幸以身殉职,享年50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称其为“一线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霍文明曾在高新区大张小学担任过民办教师,先后任尧洼管区计生办主任、尧洼管区主任、田楼管区主任、黄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在春节前的一个多月,霍光明天天奔波在外,不仅调度安排整个社区的旱厕厕屋建设及验收工作,还对辖区内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慰问,没休息过一天。春节前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连续加班加点,紧紧盯靠在防控一线。

  1月25日,大年初一,霍文明第一个赶到社区,对他负责的黄河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连日来,他亲自带领各村干部逐村张贴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开展入户排查、隔离重点人员、发放防控物资、督导各村登记劝返点防控工作……1月28日,霍文明对自己所包的道门于村130余户进行了第三次到户信息摸排,逐户叮嘱疫情防控常识。1月30日早,安排好包村干部到管区领取疫情防控材料,做好各村疫情防控后,霍文明又赶到村居值班,工作到晚上10点才回家。

  霍文明因有高血压,连日来的劳累过度导致身体明显不适。但他一直认为是疲劳所致,吃上几片降压药,就继续坚持在一线工作。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但他坚定地说:“疫情防控,分秒必争,过了这阵子再说吧。”说罢,便从兜里掏出几片降压药吃下,又向村头的劝返点走去。

  1月31日下午,霍文明到道门于村与村支部书记于炳光安排党员联系户做好疫情防控时,他感到头疼得厉害,但仍坚持安排完工作。晚上回家后,他在工作群中继续汇报村内的疫情防控值班及人员信息核对情况,直到9点多,头疼得无法坚持后,才吃下药休息。2月1日凌晨2点多,霍文明突然出现呕吐和头疼加剧的状况,其家人立即联系乡医到家中抢救,并拨打了滨州市人民医院120急救电话,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他的生命。

  “在全体村民眼里,霍书记是个好干部。听到霍书记逝世的消息,很多村民泪流满面地说,‘太痛惜了,失去了一个好干部’。”于炳光说。

  霍文明的离去,让同事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办公室、村居里再也看不到他那微胖的身影、憨厚的笑容;他的离去,让父母失去了一个好儿子,再也见不到他在床前端水拿药,以尽孝道;他的离去,让妻子永远失去了一位好丈夫,再也听不到妻子那一声声“老霍,起来上班了”;他的离去,让儿子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再也无法在你面前撒娇,看着自己娶妻生子,共享天伦……

  同事们在追悼词中长歌当哭:呜呼,文明,英雄归去山河同落泪!哀哉,文明,音容永存天地共举哀!霍文明同志,安息吧!

 

 

  张庆华,男,197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任沾化区应急管理局党组副书记、二级主任科员。疫情防控期间,他在赴江苏泰州等地采购防疫物资返回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

  张庆华于1998年11月参加工作。从2004年担任乡镇安监站长开始,他与安监工作结缘,十六年如一日,把一腔热血全部奉献给了安监事业。2012年,张庆华被省安监局授予“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先进个人”,记三等功,2013年被省人社厅、省安监局、省公务员局记三等功,2014年被国家安监总局记个人三等功,2020年被评为“富强滨州”建设担当落实先进个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庆华主动放弃休假,立即投身到战疫一线。作为单位的党组副书记,他身先士卒,号召、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及青年志愿者成立党员突击队并担任队长,全身心投入社区网格值班、重点人员隔离值守等防疫重点工作。

  从1月27日开始,张庆华带队到全区12个乡镇(街道)督导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连日早出晚归、盯在一线。为做好全区应急物资统筹发放工作,他主动与民政、发改、疾控中心等单位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将各类防疫物资精准分配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为保障全区防疫物资供应,张庆华通过各种渠道查询、搜集各类物资的生产、销售、储备情况。2月4日晚8点,在了解到相关信息后,他主动请缨,与另外3名同志一起连夜出发,赶赴江苏省泰州市等地采购防疫物资。为了抢时间,早日采购到急需的防疫物资并尽快运回,他们两天三夜轮班倒,多方联系,紧急采购。2月7日早晨,在紧急返回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张庆华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45岁。

  参加工作以来,不论是在乡镇站所,还是在区直机关,张庆华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投身本职工作,始终以赤诚之心和满腔热血践行初心使命。在这次战疫中,他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实在做人、踏实干事”——这是张庆华微信号的个人签名,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

 

 

  曲文杰,女,1982出生,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大年初一,万家团圆的时候,曲文杰告别两个年幼的孩子,随队奔赴湖北,抗击疫情。

  1月29日早上,曲文杰作为第二护理小组的小组长,与小组其他五位护士一起到达武汉定点治疗医院开始值白班。曲文杰说,“进入病区,看见队友们已满身疲惫,我们很着急,恨不得马上就投入到工作中,把他们解放出来。”

  进行完病情交接,在穿上一层防护服、一层防渗水衣,戴上两层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穿戴好所有防护用品进入病区后,曲文杰看到病房里几乎满员,部分重症患者亟待救治。曲文杰发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熟悉患者情况、规整医疗物品,治疗、护理、回收医疗垃圾、发放食物、做好生活保障,工作好像总也干不完。曲文杰说:“一进入病区,总想着自己多干一点,那后面的战友就能轻松一点”。

  由于戴着两层口罩还有防护面罩,戴久了护目镜哈气十分严重,视线非常不好,增加了工作难度。在给一位20岁左右的小伙子输液时,难题来了。“操作太困难了,护目镜、三层手套,太影响工作了,止血带轻了不行、重了不行。”曲文杰说,“找血管时拍打、触摸是没有感觉的”,她安慰患者自己尽量一针扎进去,好在小伙子也很理解,说“没事儿的,您尽管扎就行”。关键时刻,要靠扎实的基本功和经验,虽然费了老大劲,但曲文杰做到了一针成功。

  武汉当地的方言与普通话相差甚远,很难听懂,曲文杰就通过写字、做动作、找翻译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本来下午四点她就可以下班,但是为了让夜班人员轻松一点,她不顾自己的疲惫,主动留下来继续工作,和不熟悉情况的年轻护士一起输液、做雾化、做监护等,硬是又工作了七个小时才离开。其间,队友们隔着厚厚的玻璃写字条频频提醒她:“休息一下吧,你该出来换岗了。”

  回到宾馆,她又将下一个班次重新做了调整,将各项工作整理清楚、安排到位,此时已是深夜1点多——第一天进入隔离病房,她就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

 

 

  李强,男,1965年5月出生,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中共党员。连续奋战8天,让他累倒在了战“疫”一线。“你们赶紧去防疫一线忙,我没事。”这是李强经过5个小时的抢救,醒来后对身边战友说的第一句话。

  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范华平,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修春清先后对他作出批示、慰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亲自到医院看望慰问,称赞其为“钢铁战士、滨州英模”。范华平签署命令,为李强同志记个人一等功。

  自大年初一开始,李强和同事们就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分局领导担心55岁的李强身体吃不消,而李强坚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没有年龄大小,我是一名战士,必须冲在前线。”

  随即,李强被安排到市东派出所参与疫情排查随访工作。大年初一早8点,李强第一个赶到市东派出所,落实“四包一”措施,主动配合办事处、卫生防疫部门深入辖区住户,对涉疫区返滨人员进行走访,发放告知书。最开始,考虑到他年龄偏大,所里分配给他的工作任务相对较少。面对“照顾”,李强对市东派出所所长张涛说:“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线,我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每天,李强开展随访工作都长达11个小时,并逐一入户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危险系数高。李强说:“我年龄大,经验多,我在前面更合适。”

  2月1日早8点,李强来到市东派出所辖区,开始了新一天的随访工作。从早上9点开始,他和同事们先后到11个居民小区,为22名居家隔离对象测量、登记体温。他们挨家挨户地跑,连口水都没顾上喝。仅一上午,他手机上的“运动计数”已超过了12000步。“随访的22户多数是多层住户,楼上楼下来回跑,这样的强度,别说55岁的人,就是小伙子也受不了。”同小组辅警王俊国心疼地说。“李主任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他看我每次换防护服消毒很麻烦,就说咱穿一次防护服就多跑几户。”市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卫卫说。

  当天下午14点,已经连续工作5个小时后,李强准备返回吃饭,就在他临近办公室准备消毒时,双腿像灌了铅一样,就连最简单的转身动作也无法完成。身边同事看到他面色苍白,反应迟钝,让他抓紧休息。李强有气无力地摆摆手:“没事,不能因为我影响了大家的工作进度。”说完,仍紧咬牙关,尝试向前迈步。看到这一幕,同事们立即围了上来,搀扶着他进入屋内,第一时间拨打了120。面对同事们急切地呼唤,李强连抬手的力气也没有了,渐渐失去了意识……

  “他到医院时已经开始抽搐休克,情况十分危急,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参与救治的医生说。经过5个小时的抢救,李强才醒来。

 

 

  李洪波,男,1980年4月出生,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中共党员,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4点,听说医院要组建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李洪波激动而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专业对口,我要报名!”1月25日,李洪波和另外两名党员医护人员一起奔赴湖北,到达有黄冈市“小汤山医院”之称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与当地医护人员一道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其实,在志愿报名时,李洪波面临着左右为难、痛苦挣扎。当父母和妻子听到他要报名时,都面露焦虑、默不作声。小女儿不干了,哭着说:“爸爸别去,我可就你一个爸爸啊……”最后,李洪波的父亲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报吧,注意安全!”

  抉择是果断的,时间也是紧迫的。第二天,他就被紧急通知收拾行囊、整装待发,在简单的送行仪式后立即南下。到达后武汉后,李洪波稍作调整,就迅速集结,开始了紧张而严密的培训。他认真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进行防护服及防护用品穿戴的练习,对患者收治流程、突发情况应对等重点环节进行讨论,为正式进入“战场”作充分准备。

  1月27日上午9时,经中共山东省卫健委直属机关委员会批准同意,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在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李洪波的鼻子不由得酸了,眼角湿润了……

  1月28日是李洪波在黄冈的第一个夜班,在进入隔离区时,他沉着冷静,凭借专业的知识素养和扎实的操作技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但由于安全防护要求,厚厚的防护服、沉重的雨靴、满是雾水的眼罩等种种不适应的因素,在不断挑战着医生的毅力和耐力。刚投入工作不久,他们就开始流汗。由于医院是紧急启用的,尚未接通热源,病房温度偏低,着凉、感冒的风险也在考验着他们,李洪波和战友们就这样咬牙坚持着。“在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半盲人的状态下,我在隔离区内忙碌了7个半小时。等交完班,我才发现自己全身已湿透,腿都抬不起来了……”李洪波回忆说。

  在隔离病房内,患者没有家人陪护。因此,李洪波在治疗的同时,尽量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他们的恐惧,给他们带来希望。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李洪波给他们打水、送饭、搀扶着他们去洗手间……在隔离病房,除了是医生、护士,李洪波等人也成了病人们惟一可以依靠的亲人。

 

 

  谢春杰,男,1979年11月出生,博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中共党员。

  面对疫情,谢春杰迎难而上、主动担当,提交了申请奔赴湖北战疫一线的《请战书》,1月28日跟随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战疫。直到临行前,大家才知道,他的妻子已经怀二胎六个月!

  2月2日,谢春杰和队友们挺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所有黄冈确诊患者全部在此救治。中心里还有许多特殊的病人——伴有糖尿病、慢阻肺、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身怀六甲的孕妇,年幼的孩童,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个月……

  每天,谢春杰都忙得焦头烂额,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各种防护措施让他憋得喘不过气来,头昏脑胀,甚至有些窒息的感觉。每当此时,他都尽量调整自己的状态,暗示自己必须要坚持,因为在这里浪费时间就等于耽误患者康复。

  有一个患者病情危重,出现浅昏迷状态,高热不退,呼吸机辅助呼吸,双侧液气胸,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在交接班例行查房后,同事们对其再次组织了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其下一步的诊疗方案进行优化,最终团队做出了尽快给患者复查胸腹部CT的决定。但患者脱机困难,CT室又远在数楼之外,路上的转运成了横亘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镇静、管路妥善固定、电梯业已等候、CT室联系妥善……做足准备后,谢春杰与患者踏上了CT复查之路。

  在经历了多楼层、多电梯的成功转运后,患者的CT检查顺利进行。陪检时,谢春杰凑在患者耳边喊了句:“大哥,我们不会放弃你的!”患者居然睁了一下眼睛,他听到啦,有意识啦!满满的成就感瞬间涌上谢春杰的心头,让他激动地瞬间泪目。

  无论路过还是诊治患者,谢春杰和队友们都会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方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用手比个心,在衣服上画个笑脸,用微笑和眼神传递给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其中有一位老年患者,因为存在沟通障碍,刚开始入院时因心里紧张不配合治疗。经过耐心沟通和施治,到后来,他看到谢春杰就竖起大拇指点赞:“山东人真实在!”听到这句话,谢春杰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