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产到劳力”到土地确权 “山东小岗村”四十年

来源:大众网

2018-04-24 10:07:00


 

  1980年秋,新华社记者李锦拍摄的杨庄村民杨成海从生产队领取奖金的照片

  1980年的杨庄发生了一件大事。

  “包产到劳力”的杨庄村民杨成海从生产队里领了两千多块钱,新华社记者李锦用一张照片记录了这一瞬间。杨庄连同山东省内的众多村庄,在当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走在了前列,这个位于聊城市茌平县博平镇的小村庄也有了“山东小岗村”的称号。

  改革前后,杨庄村民经历了什么?近40年的时间里,杨庄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进这片土地,一探究竟。

  文/图记者王彦斌

  一张照片

  1980年秋天,杨成海承包的棉花地喜获丰收,从生产队里领到了两千多块钱的奖金。在杨成海领钱的时候,时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李锦将手中的相机对准了他,按下快门,一张反映山东农村包产到户,农民积极性提高,使得棉花大丰收的照片就诞生了。

  照片上,杨成海头上包着头巾,喜笑颜开,眼角处的皱纹挤在了一起,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手里攥着一把钱。那一年,杨成海43岁。

  这张照片上配的文字为:“茌平县博平公社杨庄大队在棉田管理中包产到劳力,实行全奖全罚,超产的归个人所有。社员杨成海承包了13亩棉田,亩产70公斤,从队里领奖金2206元,而过去近十年来他从没从队里领过一分钱现金。”

  照片连同配文发表后,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后来李锦在所写的文章中回忆说:“这幅照片是秋收中发稿比较早的一张,因为图片说明中有一个‘包’字,便引起社会广泛的注意。短短几天收到13封读者来信,其中8封是反对‘包产到户’,包括向我本人与新华社提出问责的,有5封表示赞同的,其中3封来信咨询问杨成海包13亩3分5厘地的办法,以及承包合同的写法。”另外,还有人来信质疑一个农民一年怎么能够拿到这么多奖金呢?

  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李锦所描述的都是客观事实。“在我报道后的两个月,新华社记者南振中到这个村过了春节。他通过杨庄10年前出去逃荒的人杨成玉看到杨成海的报道回到故乡的事,反映党的政策在杨庄落实的情况。他的报道,从客观上证实了杨庄变化的事实。”李锦回忆说。

  1981年秋,鲁西北棉花大丰收,李锦又一次来到茌平县。在博平公社收棉站,他按下快门,拍下了一张收棉站里满是交棉的车子,远处形成曲线的交棉队伍的照片。这张照片在1981年11月9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发,并配以了“鲁西北地区棉花大丰收每天收购二十万担”的消息。该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正是通过李锦的照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茌平县博平公社的杨庄也就有了“山东小岗村”的称号。

  逃荒归来

  杨瑞华很难回忆起1980年的杨庄发生过什么大事。在成为“山东小岗村”之前,杨庄的村民也走过了一段艰苦岁月。

  今年67岁的杨瑞华曾在杨庄当过14年的村支部书记,在此之前,他还当过3年的村委会主任,再往前,他当了4年杨庄生产队三队的队长,也就是杨成海所在的生产队的队长。

  杨瑞华之所以对1980年及之前两年发生在杨庄的事记不清楚,是因为他那三年时间不在杨庄,他逃荒去了东北,光是他们村子,在那段时间外出逃荒的就有二十多人。

  “把地分给个人之前,也就是在人民公社的时候,大家干起活来确实是出工不出力。”杨瑞华说,如此一来,导致粮食产量很低,“一亩好点的小麦地也就才出一百来斤粮食,棉花一亩地不足50斤。大家生活都很困难,吃都吃不饱。”

  杨瑞华说,在生产队大家之所以会出工不出力,一个原因就是生产队是按照出勤的天数给个人算工分。“你出工一天,不管你干多少活就给你10分。到了年底,算算你一年的工分是多少,然后是看整个生产队生产了多少粮食,有多少经济收入。然后平均算下来,个人一年才分到几十块钱,一天挣不到2毛钱。”

  对于那段艰苦岁月,杨瑞华记忆深刻。有时候生产队会干一些劳动强度大的活,比如说挖沟、挖河、修水利。“去干这种活,有的时候除了给10分的工分,一天能额外给5分钱。”能拿到这5分钱,杨瑞华就很高兴。

  1977年,这一年的杨瑞华已经26岁了,吃不饱饭,娶不上媳妇,于是他逃荒去了东北。“去的哈尔滨双城县下边的一个村子里,也是去干活,但是那边地多,产的粮食就多,在那能吃饱。”

  植棉组

  与杨瑞华不同,今年64岁的初风珍对于1980年杨庄发生的事情则印象深刻。

  1980年前后,初风珍曾是杨庄生产4队的队长,后来当过村里的妇女主任。“那时候算是搞得包产到户的试点吧,就是县里领导着,一个镇上搞几块‘高产田’。然后我们生产队就成立里一个植棉组。”

  初风珍所说的植棉组就是一个专门从事棉花生产的小组,这个植棉组里有6个人,包了30亩棉花地,一人手上分到5亩地。初风珍记得,1979年是他们这个植棉组成立的第一年,到了年底,棉花大丰收,她种的五亩地里产出了260斤皮棉(去掉籽的棉花),年底分到了400多块钱。“在我们组里,我是分的最多的,其他人也都分到了不少钱。自己干自己的,多劳多得,积极性接着就上去了。”

  拿着手里的400多块钱,初风珍十分高兴。“你说能不高兴吗,那时候的400多块钱可值钱了。前两年的时候,一年下来靠挣工分,一户才能分个几十块钱,平均一天挣不到两毛钱。”

  高兴之余,初风珍还托供销社的人买了一辆大金鹿牌自行车。要知道,那时候的中国农村里,自行车可是稀罕物。“一辆车花了150多块钱,挣了钱,感觉很荣耀。”

 

  杨瑞华展示其家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蔬菜大棚和养蛋鸡一度成为了杨庄的两大产业,那时候,一个大棚一年下来能有5000元的收入,一只鸡一年能下10块钱的鸡蛋。鸡是散养的,家家户户都养。”

  到了1980年,初风珍他们的植棉组依旧像1979年一样取得了大丰收。“那时候我们受到了县里的表彰,我还去市里开过一次会。”

  对于杨成海的情况,初风珍说:“他是在3队,不和我一个组,但是他包了不少地,算是我们这里包地最多的。”

  作为包产到户前的一个试点,杨庄的植棉组取得了成功。1983年,以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杨庄正式实行了。

  盖新房

  1980年夏天,杨瑞华回到了杨庄,过了几个月,他终于结了婚,“结婚的时候都快30岁了,那时候真算得上是大龄青年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杨瑞华记得就很清楚了。“我在1982年当了三队的队长,杨成海就在我们队里。他这个人干活好,卖力气,急脾气。”杨瑞华这么评价杨成海。

  “我当队长的第二年,分的地。”杨瑞华介绍,当时并没有签合同,一个生产队里统计出来有多少地、多少人,一平均,一人分多少,然后一个家庭能承包多少。“三队上一人分到了一亩半地。”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到了1983年底,棉花大丰收,当时一家光是卖棉花的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再加上还有一季小麦,那一年,全村人都挣到了钱。”回忆起当年的光景,杨瑞华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有了钱,农村里就盖新房了。土房子扒掉,杨庄南侧盖起了一排砖瓦房。“当年我们3队一共就40来户人家,在那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有20来户盖了新房。”

  1982年12月31日,当选为团中央委员的李锦在人民大会堂向邓小平汇报鲁西北农村包产到户的情况,他用一首顺口溜回答了邓小平的关切:“粮满仓,油满缸,穿新衣,盖新房,娶新娘,村村都喜洋洋。”听后,邓小平甚是欣慰。

  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山东走在了前列,尤其是鲁西北地区。李锦的文章中写道:“就1981年秋季来看,山东省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所占范围最大,达99.6%。实行‘双包到户’的达50.9%,联产到劳的占28.4%。在全国排在前列。特别是搞‘包产到户’的地区在省城周围,几乎把济南包围了,德州离北京仅5个小时路程。

  新探索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杨庄村民开始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84年我们生产队买了一台大型脱粒机,麦子收上来之后,不再需要人工脱粒了。”杨瑞华说,大家种棉花和种小麦的收成,卖了钱,交了提留之后,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

  此后,靠种棉花、小麦或者玉米来挣钱的模式在杨庄持续了有十年的时间。1995年之后,杨庄开始转入多种经营。1986年,杨瑞华当上了杨庄的村委会主任,1989年,他又当上了村支书。

  “搞多种经营也是上面号召的,此前我跟着去了不少地方参观。去到寿光参观的时候,觉得搞蔬菜大棚是个致富的好路子,然后就回来搞蔬菜大棚。”1995年的时候,杨瑞华还从寿光请了技术员来指导杨庄村民怎样种植大棚蔬菜。

  杨瑞华介绍,杨庄的蔬菜大棚曾一度达到了300个,与此同时,村民还养鸡、养猪。最多的时候,杨庄的鸡达到了15万只。“蔬菜大棚和养蛋鸡一度成为了杨庄的两大产业,那时候,一个大棚一年下来能有5000元的收入,一只鸡一年能下10块钱的鸡蛋。鸡是散养的,家家户户都养。”

  “那时候的杨庄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在很多方面都是典型。”说起当年杨庄风光的时候,杨瑞华很是自豪,“那时候,中央电视台的,还有咱山东电视台的都来采访过我呢!”

  一进到杨瑞华家的屋门,有一张悬挂在客厅北墙上的照片十分醒目,这张照片拍摄于2001年9月7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到茌平视察工作,同杨瑞华握手交谈。

  土地

  1980年,被拍下照片的时候,杨成海43岁。1987年,50岁的杨成海因癌症去世。

  3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茌平县博平镇杨庄村,两个村民坐在村头闲聊。记者将李锦所拍摄的杨成海领钱的照片拿给他们看,年龄大的那位村民很快就认出了照片中的杨成海,并指认了他家所在的位置。

  “我知道他,那时候是承包了很多的棉花田。”一位70多岁的村民将记者带到了杨成海家。

  杨成海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现在的杨成海家里只住了他的妻子一个人,其妻子今年已经84岁,日常靠住在隔壁的大儿子一家来照料。

  同杨成海的三个儿子一样,在种过蔬菜大棚养过鸡之后,杨庄的多数青年劳力过上了外出打工的生活。“多种经营开展了不到十年吧,感觉市场不大行了,挣得不多了。很多年轻人就外出打工,多是去建房子的工地上当瓦工。”杨瑞华说。

  “虽然村里这两年一般情况,但是相较于之前,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是提高了很多。哪个家庭一年下来,也得有个几万块钱的收入。”相较于杨成海家,杨瑞华以及初风珍家的家境目前要好很多。

  杨瑞华的一个儿子目前在镇上的卫生院当副院长,而初风珍的一个女儿在北京经营着一家网店。“过年的时候开着几十万的宝马车回来,很是气派。”杨瑞华说,初风珍女儿的车算是村里的第一豪车了。

  2015年,杨庄每家每户手里拿到了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其首页上写着:“经农业主管部门审查,人民政府核准登记,确认承包方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特发此证。”右下方印着“茌平县人民政府”的公章。承包期限为1999年10月1日到2029年9月30日。

  “手里头有这个东西,就很踏实。”杨庄的一位村民说。杨庄周边有着广阔的麦地,三四月份,正是麦子快速生长的季节。三月底,村民们忙着给麦地灌溉或施肥,杨庄南侧就是一片麦地,3月26日上午,几位村民正在用一种自制的施肥机器给麦地施肥。

  快到晌午了,村民给麦地施完肥,吆喝着帮忙的伙计中午一起喝个小酒。“我种这个地不费劲,除了播种、施肥、浇灌,基本上就不费工夫了,剩下的时间我在外面打工,一年工钱能挣2万块钱。”这位55岁的村民高兴地说道,“我孩子在市区里上着班,工作很好。”

  一阵春风吹过,绿油油的麦地泛起波浪,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