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深读①|“科技”与“创新”为啥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来源:大众网

2021-02-03 14:54:5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梁雯 仪首歌 济南报道

  2月2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开幕。省长李干杰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李干杰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与“创新”二词多次出现,成为报告中备受瞩目的高频词、热词。

  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关乎山东未来。

  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描绘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的目标任务。而“科教强省”则成为排在“九个强省突破”首位的任务。

  事实上,山东早已深刻认识到目前自身发展的问题与不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山东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记者注意到,其中制约山东发展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和重化工业占比较高,“四新”经济比重偏低;一个是创新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对山东来说,科技创新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济麦44’亩产766.62公斤创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理论和实用化高效率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连续创造世界纪录”……时至今日,人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的幸福安康。

  而一个个世界纪录、一项项科技成果、一次次创新引领的取得,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

  山东创新体系效能在持续增强

  回顾过去五年,山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1%,比201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万家,是2015年的3.5倍。省级科技资金增加到120亿元以上,是2015年4.4倍,带动市县投入140亿元。

  这五年,山东坚定不移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山东全面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规划,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相继成立,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达到30家,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启动首批5家省实验室。深化科教融合,整合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出台“人才兴鲁32条”等政策,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98位,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4145名,分别比2015年增长113%、215%。

  尤其是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山东组建了人才发展集团,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人数是上年的2.1倍。整合设立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实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推进高校院所“五权下放”。

  去年,山东深化科教、产教融合,省属高校实现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的突破。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6金8银33铜,金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就在前不久,山东省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公布,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谭旭光获得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正在加速隆起,推动着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经济发展主战场。

  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助力,山东省创新体系效能在持续增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在显著增强。

  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围绕科技创新,今年以及今后五年,山东要怎么干?

  在部署“十四五”时期规划和2021年重点工作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摆在了第一位。

  报告中提出,2021年,山东要聚力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求突破见实效,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深化科技资金统筹整合,省级科技投入再增长10%。

  突出创新平台支撑。新建省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0家以上,布局2家以上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印染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整合相关科技资源,推动形成创新合力。

  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攻关。编制“十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启动15项“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实现国内替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着力打造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拓宽企业参与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渠道,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优良创新生态。

  实施英才汇聚行动。提升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对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产业领域进行重点支持。支持青岛探索打造院士创新特区。深化人才分类评价、二级事业单位法人持股等改革。

  未来五年,山东要突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定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唯有科技创新,方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这不仅是山东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体现,更是山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一步。

  【代表委员说“科技创新”】

  山东省人大代表 赵勇

  山东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总工程师 赵勇

  “要保障对量子科技领域的资金投入,同时带动地方企业、社会加大投入力度,要提高量子科技理论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果,积极吸纳企业参加量子科技发展,引导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量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山东省人大代表 邵瑞

  山东省人大代表,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讲师 邵瑞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人才引进、人才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省财政设立科研创新鲁西项目,资助西部地区加强科学研究。鲁西项目旨在资助西部地区科学研究工作者,重点围绕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围绕优秀文化遗产抢救、黄河文化研究、牡丹文化研究、区域优势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建立实验室,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等。”

  山东省政协委员 蒋作栋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市市中区工商联副主席 蒋作栋

  “产业要发展,最关键的是用对人。建议筹办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国际化技术应用人才,助力我省‘四新’产业落地发展。同时,依托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德大学科技园,加快科研成果,特别是工程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山东省政协委员 刘洪彬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宁市工商联副主席 刘洪彬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知识产权深入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山东应抓住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牛鼻子’,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促进山东省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