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穿越百年胶济线的前世今生 触摸山东经济的发展脉络

来源:海报新闻

2023-03-28 16:59:08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赵鹏程 报道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的发展进程往往就是一个地区经济崛起的过程。在山东,历经了一个多世纪发展巨变的胶济铁路,就是这样一条串联起齐鲁文化脉络和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廊道。

  从济南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一路向东,数字信息、基础工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海洋等山东优势产业一一展开,也向人们展示了胶济沿线城市生生不息的产业活力和创新动力。

  一条胶济线连接山东经济的“脊梁”——济南、青岛

  1904年6月,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同年,济南自开商埠,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主动开埠的内陆城市。自此,济南从沉睡中被唤醒,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

  历经百年,如今的胶济铁路已发展成为济青高铁、胶济客专、胶济铁路三线并行,驾驶复兴号奔驰在齐鲁大地上,国铁济南局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在驾驶室能够看到旅客看不到的风景。“这几年来,胶济铁路沿线发生了巨大变化,景色更美了,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城市越来越有活力了。”

  济南机务段段史馆是山东省内第一座反映机务百年发展历程的专题展馆

  进入铁路工作的20年间,从电力机车到“和谐号”动车组,再到“复兴号”动车组;从2006年完成了山东首趟电力机车牵引旅客列车的开行任务,到2022年全国首条市域高铁——济莱高铁开通运营,孔祥配见证着省内所有重要高铁新线的开通。

  “我听老师傅说过以前的蒸汽机车,那时蒸汽机车需要添煤,从济南站到青岛,煤可能要用6-8吨。”孔祥配说。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时速从3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后来电力机车出现,速度又进一步提升,直到现在复兴号的时速300多公里,列车从济南到青岛需要的能源由以前的6-8吨煤变为5000度电,百年胶济的速度折射的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质量的提升。车次上,也从没有当日往返到一天能三次穿梭于济青,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而说起高铁,就不得不提到济南的这家老牌国企——济南二机床。济南二机床的数控金切机床,特别是现在的五轴联动机床,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其中就包括高铁。我国的几大高铁车身制造厂,如四方机车、长春机车、唐山车辆厂,都采用了济南二机床提供的这种数控机床来做一些车体零件加工。作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济南二机床先后研制出600余种国家首台(套)产品,被国务院授予“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突出贡献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主导产品有锻压设备、金切机床、自动化设备、铸造机械、数控切割设备等,广泛服务于汽车、轨道交通、能源、船舶等行业,产品远销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济南二机床将结合生产设备智能化转型升级,系统提升企业制造能力,完成以制造系统为核心的横向、纵向集成,实现企业研产供销各业务间的无缝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还拥有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优势,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区叠加”城市,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济南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记者了解到,2023年,济南将加快算网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大力推进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测超算云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等行业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中国算谷公共算力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开放。随着中国算谷产业园的即将投用,济南也将加速迈向全球算力新高地。

  沿着胶济线一路向东,我们来到了胶济铁路的起点——青岛。这个“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散发着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

  青岛火车站钟楼

  1899年,作为胶济铁路的配套工程,青岛站正式开工建设,并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成为青岛最具特色的地标建筑之一。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就坐落在青岛火车站东广场上,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见证胶济铁路的历史,也能感悟城市发展的变迁。

  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记录着胶济铁路诞生发展的全过程

  海,是这座城市的灵魂。2022年,青岛市预计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总量将首次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30%。在这里,有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也有比黄金更贵的超纯度海藻酸钠提纯工艺,更有覆盖全产业链的生物科技企业龙头。

  “经过三年运营发展,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物科技产业链条,园区内百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既有迈克生物山东总部、亚洲最大的质谱检测公司北京和合医学,又有饲料检测追溯行业龙头企业正大集团检测中心以及自主研发AI HIP人工智能关节的长木谷医疗科技等国内生物科技顶尖企业。”据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常务副总经理薛证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园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大健康类企业110余家,2022年园区整体产值突破45亿元,税收突破5000万元,带动就业1300余人,三年以来园区累计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园区已步入精准孵化、协同发展、生态共创的良性发展轨道。

  国家首个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

  在距离青岛市250公里的黄海冷水团内,总面积553.6平方公里的国家首个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正在加速建设。2021年6月,“深蓝一号”网箱首次实施规模化收鱼,单鱼平均重量超过4kg,成活率达到80%,共收三文鱼15.6万尾,品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实现了国产海水三文鱼养殖“零”的突破。

  从传统海水养殖走向深远海,一颗海藻也正孕育着大产业。记者了解到,目前,超纯度海藻酸钠每千克售价可达百万元,比黄金更贵,其提纯工艺却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而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在2018年实验室制备成功的基础上,于2019年底生产出1千克超纯度海藻酸钠,一举填补国内体内植入级海藻酸钠制备的技术空白。青岛明月藻酸盐组织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德蒙告诉记者:“公司拥有国内首条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2020年7月建成,当年12月就达到了设计产能,每年可生产200千克,可满足100万人份肿瘤栓塞制剂、体内药物缓释制剂等产品应用需求,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带动下游藻酸盐植介入制品百亿市场。”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总投资4.3亿元的青岛众瑞智造产业园项目也将聚焦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共享服务和智能运动配套五大功能板块,研发生产高端环境检测仪器、生物安全检测仪器、计量校准仪器等科学仪器仪表产品,努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人城境高度和谐统一的智能智造产业园区。

  历史告诉我们,想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绝不能仅靠闷头苦干。走出去,成为青岛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新的着力点。

  (青岛胶州成立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18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全国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在青岛胶州成立。五年来,这里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持续增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22年,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共到发中欧班列775列,同比增长24.8%。目前,这里常态化开行19条国际国内班列,可以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3个城市,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

  因港而生、向海而兴。一百多年前,青岛从大港发端,开放基因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最大动能,而经过改造升级后,青岛国际邮轮港也将传承百年历史,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从大港出发,向世界远航。

  一面镜子的正反面——淄博、潍坊

  在这条历经沧桑的铁路线上,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城市——淄博和潍坊,一个是具有深厚基础的老工业基地,一个是先进制造业高地,它们就如同一面镜子的正反面,照出了胶济铁路的前世今生。

  淄博,因煤矿而生,因铁路而兴,胶济铁路承载和见证了淄博的发展变迁。

  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淄博火车站便可窥见一二。“日升月恒 运载千秋”的站房设计,无时不透露着深厚的齐文化特色。齐国宫殿式的站房外形,候车厅“九曲安澜”“蹴鞠解数”“诸子百家”的主题壁画,“齐”字演变的圆形地雕与律动星河的苍穹之顶交相呼应,整座车站处处彰显着齐风古韵,在百年胶济铁路线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齐”字演变的圆形地雕与律动星河苍穹之顶交相呼应

  走进淄博,登上海岱楼,感受到古风拂面的意味。从上海到淄博,魔都的文化地标钟书阁在此选址,海派文化与传统齐文化相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文化传输纽带和传播平台。如今,多元文化交融的海岱楼钟书阁成为淄博本地新晋网红打卡地和文化新地标。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选址在淄博地标建筑海岱楼内

  而除了这些,这座千年古城还赋予了老字号独特的生命力。作为齐国故都、齐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淄博是中国酱醋酿造学起源地,其酱酿文化源远流长。多年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巧媳妇食品传承《齐民要术》酱酿工艺,延续《齐民要术》文脉,将传统制造与现代旅游相融合,打造主题IP,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打酱油,还可品尝美味的特色酱油、醋冰激凌,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全方位展现中国酱文化精髓。

  淄博是中国酱醋酿造学起源地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淄博在夯实文化传承的同时,不忘坚持科技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且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品涵盖了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多个行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淄博市装备制造业更是逐步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氢能及燃料电池等重点产业链及纽氏达特、西铁城、淄柴动力等骨干企业,建有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一批特色园区,部分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市场占有率和产业配套能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如今,这座胶济铁路沿线上的百年工业城市正承载着时代的寄托,开启新的征程……

  作为胶济铁路线上的中心点,潍坊随着胶济铁路的通车而开埠,由此带动了近代民族工商企业的崛起。曾经,潍坊的纺织、机械、电子等产品经胶济铁路输向全国,向东经青岛出口世界。如今,潍坊凭借着那股子创新干劲儿,将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做到国内市场占有率34%以上,俨然变身动力之城。

  天瑞重工的多项技术创新对深化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由潍坊市和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双招双引”高位平台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是山东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记者看到了由中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款智能CVT重型智能拖拉机,雷沃P7000拖拉机采用潍柴自主研发的CVT无级变速动力传动总成,成功融合潍柴黄金动力链优势及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此前在“农机智能制造”的优势而成。

  潍柴雷沃一举打破国外长期对大马力CVT拖拉机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垄断。

  据雷沃相关人士介绍,该款拖拉机一举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对大马力CVT拖拉机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垄断,填补了国内拖拉机无级变速技术的空白,实现了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及农业关键数据自主可控。

  事实上,雷沃和天瑞重工在核心技术上的创新务实只是这座城市其中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是潍坊市政府不断向先进制造业冠军城市冲刺的决心。为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进程,日前,潍坊出台了《打造中国农业种业硅谷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建设10家省级以上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培育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打造10家育繁推一体化领军企业,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种业产业集群。

  毫无疑问,胶济铁路,见证了潍坊的百年奋斗,而潍坊也保留了胶济铁路的历史记忆。作为原胶济铁路四大车站之一,德建胶济铁路坊子段、坊子火车站现仍在运行,留存的站房、机车转盘、维修车间等88栋建筑构成的管理运行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德建铁路车站遗址。它们为研究山东近代经济发展、胶济铁路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提供了宝贵资料。

  现在仍在运营使用的德建坊子站

  机车转盘历经百年仍能使用

  百年流转只须臾,如今的胶济线上,列车仍在飞驰,但少了昔日的汽笛喧嚣,多了碰撞与交融。一条铁路线,见证了潍坊的前世今生!

  胶济铁路三线并行,“绕道”鲁南见证百年线路新起点

  值得重点一提的是,此次“走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特意“绕道”临沂,意味深远。

  1904年,胶济铁路连接起山东青岛和济南,横贯山东;2019年,鲁南高铁开通运营,山东高铁环线实现完整闭合。从此,胶济铁路再也不是一段“断头路”,它将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串联在一起。与此同时,承担着高铁动车组检修和运用工作的临沂北动车所也随即启用。

  记者了解到,临沂北动车所是鲁南第一座,也是山东最新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动车组检修所。临沂北动车所设有4条检修线、12条存车线,承担山东环线高铁和东北主要城市方向16列CRH380B型动车组的运行检修工作。

  临沂北动车所是鲁南第一座,也是山东最新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动车检修所

  “我们始终坚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动车组运行安全保驾护航,为沂蒙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铁济南局青岛动车段临沂北动车所所长杨玉龙告诉记者。

  临沂北动车所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的沂蒙老区,再也不是那个“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的穷山沟了,这座“物流之都”也随着高铁的开通变得更有底气!

  在过去的几年里,临沂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机遇,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实现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而这其中,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可忽视!

  作为山东国企改革的排头兵,山钢永锋通过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打造,借助集控+平台的智能工厂新模式,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实现极致效率、极致成本、绿色低碳,致力于实现传统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山钢永锋致力于实现传统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升级新动力。从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到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革新,临沂从未缺席!在临沂市奔腾激光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的生产区,记者看到,一道激光喷射而出,仅需几秒,数厘米厚的钢板被轻松切割。展台上,摆放着埃菲尔铁塔、雕花屏风等一件件利用激光切割而成的艺术品。

  激光切割出的钢板“艺术品”

  近年来,奔腾激光围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三年多来,先后取得发明专利7项,科技成果转化2项,成功开发10多款高端激光设备;2万瓦、3万瓦、双切割头3款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奔腾激光被评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先进集体,授予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而像这样的高端制造企业,在临沂还有很多……

  岁月给胶济铁路覆上了历史的厚重,发展也让这条百年线路焕发出新的生机。穿梭于这条历经沧桑的铁路线上,我们看到的是齐鲁大地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飞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