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老百姓在哭,他们却在笑……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

2020-12-08 19:17:16


  第一书记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我们的故土,帮助我们致富,展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我觉得能够孕育这种精神和情怀的企业很伟大。齐鲁石化第一书记的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存在,我觉得就是齐鲁石化精神。我向你们这个群体致敬,更要向培养你们的齐鲁石化致敬。

  ——郯城人如是说


  2014年是扶贫工作的第三年,这一年的秋天,天气格外冷。

  连日来的风雨交加,让“第一书记”高鹏夜夜失眠。建设中的蔬菜大棚,像稚嫩的新生儿,能遭受如此强的风雨吗?

  不料,比想像的更糟!

  泉源乡大棚基地,一片片墙体坍塌,一根根水泥立柱折断倒地……遍地狼藉。

  连绵的阴雨,大棚塌了修,修好了又塌,八个大棚,先后倒了七个。面对这个局面,施工队说什么都不再干下去了,连夜撤走。

  “投的钱打水漂了……”很多干部和村民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此刻,站在一旁的“第一书记”们,脸上却露出了坚定的微笑。

  难道他们心里不难受吗?不!看到这一幕,他们心里比老百姓更难受。但他们知道,第一书记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第一书记坚定的微笑就是老百姓战胜困难的最大信心。

  看到村党支部书记杜之贵不停地唉声叹气,高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啥大不了的,施工队跑了,我们就再找;大棚倒了,我们就再建起来。”

  后面的日子里,高鹏一边给百姓加油鼓劲,一边协调资金,联系施工队,抢购保温棉被,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带着乡亲们在地头上建设,使得大棚最终建成。

  有一次,高鹏凌晨三点带车前往泰安市宁阳县拉种子、农机,接技术员。回来后,又在地头忙了一整天,傍晚才返回宿舍。

  途中,由于过度劳累,连人带车摔进一米多深的地沟里,多处划伤,鲜血直流,至今身上仍留有伤疤。

  没建大棚前,杜之贵总琢磨村里上一些“来钱快”的项目,恨不得“早晨上项目,晚上数票子”,高鹏劝他立足根本发展农业,除掉“等、靠、要”思想,走长远致发展的路子。

  高鹏认为,老百姓是扶贫的“客体”,更是“主体”,只有自己亲身到市场的大海中“呛上几口水”,才能真正掌握搏击风浪的本领,走上自我发展致富的康庄大道。

  东五湖村的八个棚,当年就收入可观。如今早已增加到48个,一户村民有两个棚的话,5年下来总收入就可以达到近百万元。

  一亩棚顶十亩田,村里种大棚的,两年买个车,盖屋盖楼都不愁。各个乡镇村纷纷前来学习取经,有的本村村民开着轿车外出指导别人建大棚。

  第一天卖完西红柿回来,杜之贵拍着装满钞票鼓鼓的腰包,兴奋地说,“高书记,咱有钱了!”后面的村民,脸上都乐开了花……

  第一书记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形成了“抓扶贫从理念入手,抓理念从扶贫入手”的工作模式,用理念去指导扶贫,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总结提炼新的扶贫理念。

  第一书记涂翔所在的乐泉村曾是山东省贫困村,经济发展不景气。乐泉村是当地有名的二胡村,全村96户村民都会制作二胡、京胡,年生产二胡数量近8万把。

  村民们却认为,做二胡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营生,根本不能发家致富。

  谈到村里做二胡的现状,村里的手艺人高振保叹口气,“我在1993年就注册了‘乐泉’商标,村里做二胡的人多,却大都没牌子。”

  涂翔认为,乐泉村要想脱贫发展,就要因地制宜在发展壮大二胡产业优势、打响二胡品牌上做文章。他征询了村里各方意见,与乡镇党委政府成员及村干部讨论后,确立了把乐泉村打造成市级特色旅游村和“二胡小镇”的目标。

  短短半年多时间,涂翔完成建设二胡文化旅游产业园和二胡产业园的发展规划。

  在齐鲁石化大力支持下,经多方筹资,村里建起了乐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二胡音乐广场等休闲户外场所。

  2017年国庆期间,村里举办了中国(乐泉)第二届二胡文化节,组织了二胡制作工艺大赛,大大提升了北方(乐泉)二胡之乡的知名度。

  当年11月,在“青岛郯城周”交流会上,乐泉二胡作为郯城特色产品被推介到青岛。高振保带到青岛的各类二胡被抢购一空。

  如今乐泉村有80%以上人从事二胡产业,并且发展到周边乡镇。(记者 杨雨桐 通讯员 王永军 孟繁涛)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