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02-05 08:48:58
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现场。资料照片
去年8月28日,吉利商用车全新产品下线仪式在淄博举行。资料照片
山东泰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操作机床。资料照片
产业是城市的底气,更是城市的未来。
淄博深化产业赋能,强化“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做好“优”和“扩”两篇文章,用一套干净利落的组合拳,加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为一举突破发展拐点,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五个“优化”
优化,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原本需要36个人的生产车间,现在只需要5个人;年产量由20万台提升到100万台;产品精度、质量大幅提高……山东山博电机集团的智能制造车间,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智能化生产的魅力。作为淄博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山博电机的蜕变也是淄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淄博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之一,近现代工业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历程,以化工、建材、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淄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然而,受资源枯竭、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淄博这座资源濒临枯竭的老工业城市,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与考验。
淄博的决策者深知,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传统产业仍将是淄博经济的“压舱石”。但产业发展的实践也已经屡次证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模式和理念。只要技术先进、设备先进,传统产业里照样有高新技术企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快做,必须做好。
2019年12月,淄博确定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等“六大赋能行动”,“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存量”,就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淄博提出以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五个优化”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传统产业,对机械、建材、纺织、医药等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
仅2020年,淄博就确定了300项引领性和带动力强的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达963.94亿元,组织开展“技术改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改造+数字工厂”等系列活动,加快实现传统产业智慧升级。目前,淄博拥有智慧工厂、智能车间362个,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
接下来,淄博将启动新一轮传统产业三年技改行动,按照“五个优化”主攻方向,大规模推动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年内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0个,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
淄博的传统产业,正在焕发新活力。
“四强”产业
既要“优”,也要“扩”。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淄博以高端引领扩增量,将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作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
2020年1月,淄博发布“四强”产业攀登计划,以产业链群聚合、优势企业崛起、智力资源扩容、科创金融赋能、科教创新引领、招商引资攻坚、平台载体聚力、产业生态支撑等八大行动,勾勒发展路径,描绘雄伟蓝图。
“四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稳步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已成为淄博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实力担当”:国家划分的六大类新材料在淄博均有分布,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方向群;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件、智能传动设备、机器人及应用、智能成套装备为主的智能装备产业,是淄博市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医药产业形成了“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两大优势产业集群和多个医药专业园区,高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淄博市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涌现出了一批细分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形成了“四园三链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2020年,淄博规模以上“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3%,较2019年提高4.9个百分点,“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9.6个百分点。
1月22日,淄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次性发布“四强”产业“一业一策”有关政策共计69条,新制定的政策占7成以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淄博对标深圳、苏州、青岛等先进地市,并针对各产业发展难点痛点,制定了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要素保障、生态支撑等差异化、精准化、对路管用的政策措施。
2021年,淄博将坚持“一业一策”推进“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全面推行“链长制”,“一链一策”精准补链延链强链,聚力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20个优势产业链群,打造50个新经济示范项目,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推进吉利新能源高端商用车、MEMS产业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一个个有影响、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龙头企业、核心品牌和拳头产品,在提升淄博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的同时,正在成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强力引擎。
11条“新赛道”
城市的未来,始于远见。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正不断衍生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体验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生态经济等全新业态模式,成长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淄博雄厚扎实的产业基础,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完善的配套。在强化“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做好“优”和“扩”两篇文章的同时,淄博着眼未来,布局城市产业发展。
在淄博的决策者们看来,发展新经济,要着眼今后5到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为城市未来发展抢占新赛道、布局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更好地解决这座城市未来“吃什么饭”的问题。
2020年10月18日,淄博市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联汽车、人工智能等11条产业“新赛道”和35条“子赛道”,并公布了全市28个首批新经济应用场景发展方向和50个首批新经济发展重点项目。
淄博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发挥在配套方面的比较优势,引入吉利、五菱、奇瑞、爱德曼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目前已布局落地新能源商用、乘用车产能20万辆,无人驾驶、氢能等产业已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预计到2025年,淄博将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2021年,淄博将深化与亿华通、爱德曼、港科大、华为、中核同方、紫光等头部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合作,抓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业化、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一清舜泰产业园等50个示范项目,并分行业、分领域遴选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示范应用场景,打造燃料电池汽车及固体燃料电池创新应用示范城市、自动驾驶全域开放标杆城市、中国产业算力中心。大力培育发展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网上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兴服务业态,培育壮大企业新群体。
与此同时,淄博将深入推进企业跨越发展计划,开展新经济企业培育行动,力争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5家以上,新增独角兽类、瞪羚类、哪吒企业15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
未来已来,在打造全国新型工业化强市的道路上,淄博正努力实现从弯道超车向换道超车的转变。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景阳 张继才
相关链接:
【淄博突围2.0】高质量发展“新生态”新突破之后更需“近身战”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