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大寨:一个人的村庄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2018-05-25 09:23:00


  留住青山绿水,记住美丽乡愁。

  每个游子心中都藏着一个故乡。故乡之于村民,正如母亲之于家庭,故乡在,乡愁在,母亲在,家就在。

  随着社会发展,有的古村整体搬迁,有的只剩老人,特别随着城镇化的提速,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走进城市,越来越多的古村落、老建筑、老手艺在逐渐消失。

  每个古村,都是一座活着的乡愁博物馆。

  保护古村,留住乡愁,定格那些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古村,让它们重新绽放,是这组报道的本意。

这座屋顶早已塌陷的废弃院落,被老赵打扫出来,用来养鸡。

老赵一直想把坍塌的北门重修起来,但这个活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生活必需品通过这个自制的索道运到山上。

山上闲置土地很多,老赵没事就在地里干活。除了各种蔬菜,地瓜玉米之类也种了不少。

老赵养的这几十只鸡,每天能下二三十个鸡蛋,这些鸡蛋成了抢手货。

小推车是山上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文图/记者 王晓明 王兵 张亚军

  早在多年以前,大寨这个村名就已从淄博的地理版图上消失。如今的大寨村,仅剩下一个断壁残垣的古村躯壳,掩映于绿树葱茏的大山之间。

  名虽已逝,但灵魂尚存。因为在这里,始终有一个人在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它。寒来暑往十几载的坚守,他独自承受着大山之巅的孤单与寂寞,与山林对话,与微风耳语……

  5月24日上午,记者从博山区源泉镇麻峪村出发,前往大寨村寻访老赵。

  大寨村位于麻峪村南,海拔768米,所处之地的四周几乎都为悬崖,无法修路上山,所以山路几乎都是原始的石头路和土路,仅容一人通行。

  经过近1个小时的登山“拔高”,一道完全由石头堆砌而成的石墙出现在记者眼前,横亘于山崖之间,这里就是原先大寨村北门所在之处。

  据记载,大寨村原来仅有23户人家,108口人,张、王、李、赵、冯、谢、孟、焦八个姓氏,分散居住在方圆5里的山上。当年村里上下山运输物资全靠肩挑、人抬。为此,1987年的5月,博山区政府决定大寨村整体搬迁,大寨村从此没有了住户。

  在村头一座石屋,记者见到了这个小山村的守护者老赵。

  老赵全名叫赵廷海,麻峪村人,今年61岁。10多年前,老赵退休后回到了老家,与两个兄弟一起承包了大寨村这一片山林。自那时起,老赵就独自搬上了山,过起了几乎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

  养着鸡、喂着狗、种着菜、栽着树,老赵在山上过得怡然自得,优哉游哉。房前屋后都是他种的果树和槐树,每年春夏之交的时节,这里几乎变成一片花海,清香四溢。

  见到有人来访,老赵赶忙到散养鸡舍去捡了一小桶鸡蛋,然后煮上了鸡蛋、备好蒜泥端上了桌。“都是山鸡蛋,先吃点补充一下体力。”老赵热情地说,“来到这里就是朋友,山里人没那么多讲究。”

  实际上,老赵的山上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记者看到,为了从山下往山上运送生活必需品,老赵和兄弟们一起架起了一个简易索道,而这个索道的动力装置则来源于一台拖拉机。

  “当时是为了在山上开荒,所以弄了台拖拉机上山。”老赵说,单是这台拖拉机就费了好几天工夫。“拖拉机的大部件拆分开,全靠人抬肩扛一点一点往上运。”

  后来,拖拉机用不到了,他就把柴油机拆下来,改成了索道的动力装置。这样,老赵可以先在山下把大件物品绑到索道上,然后再爬上山操作索道把东西运上来。

  除了运送物品困难之外,老赵在山上的生活用电也是一大难题:村子整体搬迁后,电力设施撤走,老赵在山上的用电全靠两个小的风力发电装置。“那是人家送给我的,不过现在不太好用了。”老赵说,因为受到众多限制,两个“小风扇”的发电量已经难以满足他的日常生活用电。“尤其是到了夏天、冬天风力小的时候,5天中得有3天是没电的。”因此,老赵不得不带了2块手机电池、1个充电宝和5个充电手电筒。可即便是这样,他也要经常带着这些东西下山充电。

  不过,这些困难在老赵眼里不算什么。看着眼前的荒山变成了茂密树林,他就会由衷感到自豪。“可以说,这里的每棵树都有我的心血和汗水。”

  老赵说,他会一直在这里坚守。不为别的,只为让大寨村的记忆不会消逝,也为了守护好这片山林。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