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唱响淄博 揭秘五音戏的前世今生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2018-09-26 09:40:00


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灌制的首张五音戏唱片。资料照片

五音戏《王小赶脚》剧照。

  文/图 记者 李波 通讯员 于暄右

  “六月三伏好热的天,二姑娘行程奔走阳关……”五音戏《王小赶脚》中的旋律耳熟能详,随着2018中国淄博首届五音戏艺术节开幕,“五音戏”成为了淄博市民口中的热词。素有“北方越剧”之誉的五音戏到底从何而来?历经哪些变迁?9月24日,本报记者走进淄博市鲜樱桃纪念馆,为读者揭秘五音戏的前世今生。

  据介绍,五音戏是历史上唯一存活下来的西路肘鼓子、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素有“北方越剧”的美誉。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又名周姑子,发源于章丘,流传于济南,兴盛于淄博,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代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有山东“姑娘腔”的记载,清代李声振在其《百戏竹枝词》中写道“唱姑娘,齐剧也,亦称姑娘腔,以唢呐节之,曲终必绕场宛转,以尽其致”,由此可见,五音戏与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音戏从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五音戏”三个阶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其代表作《聊斋志异》“跳神”一篇中对处于萌芽阶段的五音戏有详细描写。1935年,五音戏的创始人、五音泰斗邓洪山先生(艺名鲜樱桃)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安安送米》《松林会》《站花墙》《祝英台》及《尼姑思凡》7个戏,共6张唱片,获赠“五音泰斗”锦旗,五音戏得以定名。

  新中国成立以后,邓洪山在周村成立了五音剧社,并于1950年在博山向政府申请登记落户,成为当时规模较大的五音戏演出艺术团体。1956年,淄博市五音剧团由自负盈亏的集体单位转制为国营单位,成为现在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前身,邓洪山任首任团长。此后,在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国有专业五音戏表演团体。2006年,五音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五音戏走进北京、上海,登上央视春晚,访问韩国、俄罗斯,斩获文华大奖,夺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修建鲜樱桃纪念馆,焕发出勃勃生机。

  五音戏自诞生以来,历经无数艺人口耳相传,至今仍保存着传统剧目170多出,其中不乏《王小赶脚》《拐磨子》《亲家婆顶嘴》《彩楼记》等全国知名剧目,并涌现出了以五音戏创始人、“五音泰斗”“山东梅兰芳”邓洪山,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霍俊萍,梅花奖获得者吕凤琴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表演艺术家。

  五音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地方特色浓郁,传承发展有序,对研究中国北方戏曲,特别是鲁中地区的戏曲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