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山沟沟成了网红景区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11-23 09:16:14


老颜神美食街游客络绎不绝。

红叶柿岩景区层林尽染。

  退回十几年前,对于房利军来说,“乡村振兴”绝对是个新词。而如今,平时一向少言寡语的房利军,一说起“乡村振兴”就变成了话痨。在博山区域城镇居民口中,房利军的名字与网红景区红叶柿岩密不可分,而红叶柿岩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更是让大家都耳熟能详。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在整个红叶柿岩景区,姚家峪村是最早进行开发的一个村。今年60岁的田学琴是该村村民,谈起家乡的变化,老人感慨万千。

  “十几年前,我们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那时,村里没有路,每个人只有几分薄梯田,村民月收入不足百元。”

  田学琴回忆说,2009年,姚家峪村启动开发,虽然整个搬迁工作长达11年,但最终330户村民全部住上了两到三居室的楼房,过上了此前想都不敢想的“城里人”的生活。

  眼下,田学琴在景区里的老颜神美食街做保洁员,每个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在告别了以前天天“坐炕头,站村头,数着人头看日头”的日子后,充实又富足的生活,让她感觉日子也有了奔头。

  红叶柿岩景区在开发以前,原是姚家峪村、和尚房村等村庄的所在地,村与村之间被大山阻隔,想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需要翻山越岭,极不容易。

  眼下,串联整个景区最重要的两大板块——原舍清芷主题民宿和老颜神美食街所在的千百年来终日不得相见的和尚房村和姚家峪村,已被一条崭新的隧道通连,打造成了穿越时空的“时光隧道”景点。

  隧道另一头的和尚房村是2012年启动护改开发的,这个仅100余户300多口人的小山村拥有当地保留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在山东省公布的第二批历史优秀古建筑中榜上有名。

  27岁的孙旭是和尚房村的原住村民,因景区开发建设,2018年他和父母用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换了一套145平方米的新居。如今,退伍回乡的孙旭,成了景区园务工程部的现场管理员,每月也有四五千元的工资。

  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兴旺,这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作为红叶柿岩景区最重要的“餐饮单元”,老颜神美食街的“复活”可谓紧扣这一主题。

  “时光隧道”一端的老颜神美食街被镶嵌在独特的U型山谷地貌中,街景古香古色、韵味十足,前来品尝特色博山风味小吃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这里能品尝到老博山的那种传统味道,也能让孩子回味我小时候那种感觉,我觉得很适合全家人一起过来,一起来品味我们老博山的传统。”

  86岁高龄的冯作华老人是地道的“老博山”,在谈到护改开发后老颜神美食街所呈现的一道道贴着“老味道”标签的特色小吃时,忍不住赞叹连连。

  房利军介绍,老颜神美食街旨在追寻博山餐饮文化之根源,既契合博山区全域融合发展的思路,又能使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自开业运营以来,供职于老颜神美食街的员工几乎都是姚家峪、和尚房等附近村庄的村民,其中返乡的成年劳动力和返聘的退休老人占比超过五成。

  如果说,老颜神美食街是红叶柿岩旅游示范片区通过发掘本土文化内涵,巧用“功能改造”提升乡村产业质量的一次探索,那么,原舍清芷主题民宿则是其依托自身自然优势,利用“多方合作”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成功范本。

  房利军坦言,原舍清芷主题民宿能拥有眼下的热度是他没有想到的,“多方合作”模式的成功,也提升了自己的视野。

  在“整体进城安置”的护改开发方案实施后,“腾空”的和尚房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原舍清芷主题民宿,昔日里“土得掉渣”的古村也因此有了人气。从昔日清冷败落的古村到眼下人气爆棚“乡伴红叶柿岩理想村”,护改开发后的和尚房村先后吸引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火炬手和推动者乡伴文旅集团、中国国家地理、鲁商集团、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制作团队、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文旅财经咨询媒体新旅界等17家国内高端文旅大咖加盟,通过品牌集群重塑传统资源,真正实现了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博山区域城镇和尚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练深也深有感触地说:“和尚房村的情况比较特殊,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接近百人,在护改开发前,村里几乎所有的壮劳力都在外打工,人口流失非常严重。在变为原舍清芷主题民宿后,华旅公司不但给村里带来了好项目,每年还给村集体20万元办公经费;给女55岁、男60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贴,让老人们安享晚年;村里的年轻人优先到公司就业,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稳定收入,而这些都是此前的和尚房村想都不敢想的。”

  25岁的返乡大学生李慧敏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在家门口的原舍清芷主题民宿做一名小管家,她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不仅见证了这处古村落的蝶变,还亲历了影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拍摄过程,感觉很幸运,也很自豪。”

  当地村民见人说“您好”

  如今,行走于红叶柿岩景区,总会遇到当地村民,他们会主动与游客打招呼,笑着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说一声“您好”。而只有了解这些村庄过往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在这句“您好”的背后,究竟蕴含了多少不易。

  “比如我们村(姚家峪村),乡村振兴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地百姓所流露出的笑容是真诚而自豪的,‘您好’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并不是谁教的,而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

  姚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汝新坦言,这看似是一个小的改变,其实是一个大的改变,也可以说是乡村振兴带来的姚家峪村的文化之变。

  从姚家峪到和尚房,再到整个红叶柿岩旅游示范片区,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这片曾经贫瘠的被红叶覆盖的秀美山林给房利军带来的最大感受则是民风的改变。

  “乡村振兴所解决的农村问题,说到底就是老百姓的问题,而老百姓的问题不仅仅是口袋的问题,还有脑袋的问题。民风的改变,也改变了村风,只要民风、村风变好了,想再穷回去都很难。”房利军坦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华旅公司在整个红吐柿岩片区的总投入已累计超过了12亿元,虽然目前的经济收入还不算多,但自己无怨无悔。

  “在没有‘乡村振兴’这个词的时候,华旅公司便走进了红叶柿岩,现在回头看,这些年我们所努力做的也恰好契合乡村振兴的主题。虽然这一路走得磕磕绊绊,但相信只要初心不改,善心不变,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如房利军所说,近两年,在红叶柿岩景区的带动下,整个红叶柿岩旅游示范片区不仅健全了产业体系,实现了人才回流,还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实现了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同时,在全国首个村企联合党委——红叶柿岩联村党委的加持下,更是充分盘活了乡村沉睡资产、资源、文化、古迹。

  细心的游客还留意到,原本兴起于城市社区、风靡于城市公园广场的广场舞,在眼下的姚家峪村也有一众狂热的追随者。在景区老颜神美食街入口的音乐喷泉广场前,每天傍晚,姚家峪村的广场舞队都会准时出现,欢快的音乐、矫健的舞步和村民脸上的笑容,都在向外界展示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生活。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涛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