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以“开放共赢”为旗

来源:新锐大众

2018-04-18 09:45:00


  齐国采取低关税、开放融通等措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这启示我们,以提高关税为武器的贸易战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悖于增进人民福祉;齐文化中通过贸易互通有无、互利共赢、“以商止战”的思想,则为我们今天处理国际纷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的演讲,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充满了“变革”“开放”“包容”“共赢”等元素,而这些元素,也正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的核心精神。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变革创新精神正是齐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管子·正世》云:“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从西周初期的姜太公变革,到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变革,再到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邹忌变革,无不体现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齐国史上的这三次伟大变革运动,使齐国不断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在春秋时期成为第一个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东齐、西秦、南楚三足而鼎立,甚至齐与秦互称东、西二帝,巍然与强秦分庭抗礼。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曾到齐国都城临淄考察,齐国人的幸福生活使他极为震撼,他描述道,齐国方圆两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粮食多得像小山一样。直到西汉初期,临淄依然是海岱之间一大都会,“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融通精神,是齐文化的又一显著特征。开放融通精神最显著的表现是在经济上的开放、融通。从姜太公封齐建国之日起,齐国就积极推行开放融通的经济政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使齐国以区区五百里土地迅速发展成为东方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执政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和融通措施,吸引各国商人来齐国经商、创业,“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管仲认为:“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关税太高,必然影响商业贸易,制约经济发展。所以,他不仅采取低关税的政策,还下令不得重复征税。“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齐桓公在位期间,齐国的关税仅仅收取百分之二。应该说,管仲是世界上最早采取招商引资政策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政治家。为了让客商有宾至如归之感,齐国每三十里设一个驿站,供客商食宿之用。根据客商随行的马车数量,来确定服务的等级。“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开放融通的经济政策成就了齐国的富裕繁华,使齐国迅速实现富国强兵,成为春秋首霸。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以提高关税为武器的贸易战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悖于增进人民福祉。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强双边和多边框架内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体、卫生、减贫等领域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是齐文化的又一特质。在《晏子春秋》和《左传》中,都记载了晏婴与齐景公的一次“和同之辩”。晏婴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论,孔子进而总结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说,齐文化不仅在政治、经济层面体现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而且在思想、学术方面更加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便是典型代表。齐国建设“高门大屋”的稷下学宫,以优厚待遇招揽天下贤士,凡儒、道、法、墨、兵、名、阴阳、纵横等各派学者云集于此,讲学授徒,著书立说。可以说,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主阵地和大本营,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大学堂,是世界上第一家社会科学院,群星璀璨,大师辈出,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稷下学宫前后持续了一百五十余年,诸子百家互相辩难、融合、创新、发展,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崇尚知识、尊重人才、学术自由、思想多元、各派平等、百家争鸣的稷下文化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宝贵的文化源泉和精神财富。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引用的“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等语,都是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的名言。“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齐文化山容万壑、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七次强调“共赢”一词。他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互利共赢,也是齐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管子提出了“与天下同利”的观点:“是故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天下所谋,虽立必隳;天下所持,虽高不危。”只有走互利共赢之路,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否则无法长久,终归失败。人类的商业活动,其实质应该是互利共赢。一方赢利一方受损,这样的零和游戏是无法持续的。人为了获利,才去生产、经营市场需要的东西,他在实现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推动了经济发展。而通过战争去掠夺财富,只会毁灭社会生产力。鉴于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之巨,我们的先贤们殚精竭虑以防止战争。儒家提倡以仁义止战,道家提倡以清静无为止战,墨家提倡以兼爱止战,纵横家以游说止战……而管仲,则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以商止战”。《管子·兵法》云:“至善不战。”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国与国之间不必通过战争就能各得所需。而贸易又可以刺激社会财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互利共赢的思路,对我们今天处理国际纷争,很有借鉴意义。 (□李钟琴 武振伟  作者单位:齐文化研究院)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