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焦裕禄精神的“青春密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8-05-03 14:28:00


  焦裕禄,一个依旧滚烫的名字。

  如果他还在世,今年已是96岁高龄。天妒英才,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2岁。然而,他以远低于平均值的人生长度,活出了远超常人的生命密度。

  在河南兰考,他最后奋斗的地方,焦桐林连片成荫、良木累累;在山东淄博,他最初成长的地方,焦家老宅国槐巍巍、静谧无言。从乡亲口中乐于助人的“小禄子”,到百姓心中无限牵挂的“焦书记”,辞世半个多世纪,人们依然怀念着他。近年来,新华社记者多次回到他出发的地方,追随他淬炼成长的足迹,寻找焦裕禄精神的“青春密码”。

  倾心种树育林的密码 

  令许多人好奇的是,焦裕禄何以对种树育林情有独钟?在《我的父亲焦裕禄》“栽树情结”一章,作者焦守云写道:“让我感受强烈的一件事是,他对种树育林特别上心。”

  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北崮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1922年夏天,焦裕禄出生在这里。记者登山川、访泉源、探学校,那份深植于焦裕禄心中的“种树育林”情结,源与流渐次清晰。

  ▲2017年8月16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向焦裕禄雕像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村北的岳阳山,海拔800余米,这是少年焦裕禄常嬉戏玩耍、登高望远的地方。至今,岳阳山顶仍留有1931年当地建设局刻下的石碑铭文,“岳阳山为博邑名山,向有多树,蔚为森林。近数年来牛羊足乍践、樵夫斫伐,致牛山不美。若不早为保护,势必瞬为童秃……提倡保护森林之责”等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馆长焦玉星说:“石碑上这段颇有历史的生态保护告示,对焦裕禄的影响不容小视。这一点,从焦裕禄上小学的一篇颇受好评的作文中也可以寻到端倪。”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钦佩那些为国建立过功勋的仁人智者,更爱哺育过无数仁人智者的好山好水。而最令我喜爱的,就是岳阳山南山脚与崮山西山脚交汇处的阚家泉……”在这篇题为《阚家泉的风景》的作文中,少年焦裕禄用清秀的笔迹、丰沛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好山好水”发自肺腑的热爱。

  阚家泉溪流淙淙,汇入焦裕禄家乡的淄水,流向远方……

  少年时代种下的“好山好水”的生态理念,孕育了伴随焦裕禄一生的“种树育林”情结——

  在兰考,焦裕禄手植的泡桐,以他的姓氏命名为“焦桐”,如今已经成为兰考最亮丽的产业和名片之一。

  在河南尉氏县大营区,时任区长焦裕禄把救济款买成柳树苗,带领群众为大营区九岗十八洼披上了绿柳装。老百姓亲切地把这片沙柳林叫作“红旗柳”。

  在北崮山村,1964年春节,最后一次回乡省亲的焦裕禄,依然惦记着哺育他成长的岳阳山,特意叮嘱自己的发小陈壬年,“咱北山(岳阳山)光秃秃的,得绿化绿化。”于是,陈壬年号召村民在北山上广种桑树、发展养蚕。桑树绿荫密布、桑葚甘甜飘香的岳阳山,至今深情守望着这里的乡亲。

  善做群众工作的密码 

  焦裕禄是公认的做群众工作的高手。焦守云说:“我父亲做群众工作的一大绝招,就是‘喊娘’。他是发自肺腑地真喊,到哪儿一声‘娘’,距离马上就拉近了。谁个不对自个儿子好,谁个为爹娘服务还讲条件?”

  然而,焦裕禄对群众的这份亲近,并非天生铸就,而是与他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骨肉相连”。

  他的祖父焦念礼年轻时靠经商略有积蓄,焦裕禄出生时尚属“小康之家”。但军阀混战、灾祸频仍,焦家的估衣生意日渐凋零。焦念礼只得到财主家扛长工。一年辛苦下来,因为不识字,反而被骗签字画押,欠了财主家一笔钱。痛定思痛后,焦念礼决心把8岁的焦裕禄送入学堂。

  焦裕禄先在本村读了4年私塾,随后就读邻村的新式学校,3年后因饥荒欠账,忍痛退学。15岁的焦裕禄学着大人推着独轮车,做起卖油捎煤的小生意。

  焦玉星说:“卖油捎煤的营生,吃的是百家饭。生意要长久,感情最重要,老百姓就是‘衣食父母’。这段经历为焦裕禄今后成长为一名‘心里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优秀人民公仆,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与乡亲们“骨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天然联系,7年求学打下“写一手好文章,拉一手好二胡”的好功底,成为日后焦裕禄善于将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的不二法门。

  “正月十四日子好,彭店区部成立了。告诉大家要知道,有冤有仇都来报。”多年以后,这首焦裕禄25岁时创作的顺口溜,仍被河南尉氏县彭店区的百姓说起。就是这种“泼辣生动、颇接地气”的风格,帮助年纪轻轻的焦裕禄成功掀起轰轰烈烈的土改。

  焦裕禄的母亲曾对焦裕禄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好男儿就要有担当。”撰写《焦裕禄传》的何香久认为,这种家风教诲影响深远。“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人要是做了好事,天上他那颗星就是亮的。焦裕禄敬母、孝母,也将天下百姓视为亲生爹娘。正因为此,他才能在后来的工作中,一切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求实奋斗不止的密码 

  “在父亲不同时期书写的个人经历中,有一段被日军掳去做苦工的惨痛经历,每次都描写得十分详细。每个成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委屈的小孩。在父亲心中,这段经历或许是最折磨他的。”说起父亲青年时经受的磨难,焦守云常会这样讲。

  1942年,20岁的焦裕禄连遭打击。父亲尸骨未寒,他就被日寇以“共党嫌疑分子”的名义掳走。同年冬天,焦裕禄被押至千里外的抚顺大山坑煤矿当苦工。同行的20余人被百般折磨,不足一月,只剩3人。

  想尽办法潜逃回乡的焦裕禄,却发现被汉奸、日寇把持的家乡,竟没了自己的立锥之地。他只得远走江苏宿迁逃荒求生。世道昏聩、国破家亡、死里逃生、颠沛流离,焦裕禄在苦难中寻找着人生的未来。

  日寇汉奸、地主豪绅、兵匪猖獗,究竟谁能扭转乾坤?焦裕禄认准了“真为人民办事”的共产党人,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从1946年在北崮山村入党,到1947年南下,在参加革命工作的18个年头里,无论是在河南尉氏,还是洛阳矿山机器厂,以及他最终栖息的兰考,都留下了他求实创新、奋斗不止的足迹。

  这其中,从1953年6月到1962年6月,青年焦裕禄在洛矿工作时间长达9年,占据了他参加革命以来工作生涯约一半的时间。在这里,他带领队伍在幕天席地中奋斗,提前打通了从火车站通往厂区的道路,为早日建厂投产立下汗马功劳;还是在这里,善于钻研、迎难而上的焦裕禄,从抓牛尾巴的农业干部成长为抓工业生产的一把好手,带领队伍研制出了国内首台直径2.5米的双筒卷扬机,这台额定使用年限20年的机器,后来一直坚持服役了49年……

  在洛矿工作的9年,是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最重要的一段时期。1963年6月,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召开各公社书记和各局委负责人会议。焦裕禄提出,要自己动手写文件:“重要文件不要委托秘书写,特别是讲话、做报告,更不要别人写好,自己在那里干巴巴地念。我的体会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还是自己做的饭菜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在兰考大地上闪耀着恒久光芒的佳句,其实就诞生在洛矿的机床边。

  他总结的基层干部“十条工作经验”:(1)要依靠群众;(2)要发扬民主;(3)要经常总结工作;(4)要学习政治;(5)要利用积极分子做工作;(6)要了解群众思想,关心群众生活;(7)要依靠党的领导;(8)要搞好团结;(9)要学习党的政策;(10)要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至今仍对基层干部谋事创业具有重要的引路示范作用。这一宝贵经验的炼得,来自于洛矿派他到大连起重机厂担任实习车间副主任期间。

  一个叫作裕禄的人,自己终生未能裕禄,却成就了成千上万人裕禄的希望和梦想;一个最注重榜样力量的人,最后自己成了无数人的榜样——96岁的焦裕禄,至今依然年轻,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邓卫华、袁军宝、萧海川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