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淄博日报》二版
做好薄香酥脆烧饼 传承厚重传统文化
□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董学宏 通讯员 王娟 王倩
张兆海,男,汉族,195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7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98年底,张兆海受组织委派来到周村食品厂任厂长。面对一个已连续九年亏损、员工人心涣散、企业面临倒闭的烂摊子,张兆海经过细致地调查和冷静地分析,确定要救企业,先聚人心。他大刀阔斧地清理了全员劳动关系,清偿了对职工的全部欠款,全额补缴了养老保险金,实行新的工资标准,收回了人心,初步稳住了局面。
2000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张兆海审时度势,果断对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带领大家自筹资金成立了“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周村烧饼生产,传承发扬这门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为此,他亲自登门将周村烧饼制作工艺仅有的两位已退休的嫡系传承人请回公司,选拔企业的年轻才俊拜师学艺,进行传、帮、带,使这门绝技得以传承和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周村烧饼“纯正血统”的延续。张兆海带领一班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因地制宜改善生产环境,健全检验、化验设备;严格控制原材料的产地、质量,建立起以岗位、产量、质量考核为中心的一整套激励机制。新思想、新机制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紧紧抓住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不放松,周村烧饼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通过扩大行业外延,多种经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整体实力逐渐提高,从濒临破产的泥潭中站了起来,走了出来,一步步走上了正规。从2008年起,企业纳税连续保持全区企业前列,对社会贡献逐年增大。2006年“周村”牌周村烧饼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两项国家级殊荣。2008年,周村烧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司被山东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授予“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为加快企业的发展,适应周村烧饼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2006年,张兆海提出了“凝心聚力,上下同欲,发展提高,成果共享”,实施“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公司先后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萌水镇、济南市济阳县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两处周村烧饼生产基地,企业规范的产品质量管理措施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保障了周村烧饼有效产能的大幅度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周村烧饼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兆海十分重视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坚持不懈从做产品向做品牌、从做品牌向做文化迈进。2004年举办了由省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参加的周村烧饼历史文化研讨会。会后按照张兆海的建议编印了《周村烧饼历史文化研讨会资料汇编》,编写出版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周村烧饼》一书,之后陆续编印了《周村烧饼文化建设文集》一、二集。周村古商城旅游开发工作的开展,为周村烧饼的品牌传播提供了契机。张兆海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先后在景区开设了周村烧饼老店、周村烧饼展馆,2011年,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的周村烧饼博物馆在古商城开馆,这也是全省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类博物馆。馆内既有周村烧饼历史文化的展示,也有周村烧饼的现场制作,还有专门的游客参与场所。开业以来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被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命名为“老字号文化遗产活态博物馆”。为宣传周村烧饼、提高周村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在张兆海的倡导下,旨在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发扬民族品牌的周村烧饼传习所在淄博机电工程学校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落成。校企联合,让认识家乡、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意识深深地印入周村年青一代的心灵里。
党的“十九大”后,张兆海又郑重提出,作为新时代周村烧饼人,要始终坚持“薄的是烧饼,厚的是良心”。薄,说的是周村烧饼的独特品质,要大力弘扬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攻坚克难,不断创新,永做行业标杆。厚,说的是周村烧饼人的社会担当,做百年企业,不负众望,把周村烧饼做成响当当的地区品牌。2017年初,在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进行了多少次的调查探讨论证之后,张兆海果断地做出了建设周村烧饼文化产业创意园的决策。按照规划设计,创意园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由周村烧饼文化园、周村烧饼传习所、周村烧饼就业创业基地和周村烧饼科技研发中心组成。工程于2017年四季度开工,预计今年国庆节竣工。该创意园的建设,必将有力地带动周村烧饼的创新发展,再创辉煌,为周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