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涅槃 鲁川情深】曾青春年少的他们回忆救灾的日子 “头顶”堰塞湖 建成全省第一个交付使用的灾民临时安置点
10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刘飞22岁,朱全奎18岁。就在那一年,青春年少的他们踏上了灾区的土地,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援建中。
“地震刚发生时,公司动员去灾区救灾,我二话没说就报名了,怕家人担心,直到离开时才与家人说。被选上时我心里很自豪。”刘飞说道。
记者了解到,汶川地震发生后,金城建设先后三次组织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刘飞全部参加。时间最长的一次,他一年多没有回过家,一直坚守在援建工地上。那时的刘飞,是一名22岁的普通施工员。如今,他已是金城建设的一名项目部副经理。
刘飞说,到达灾区后他才发现现实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余震不断,还有随时都可能到来的泥石流、滚石,他们每时每刻都冒着生命危险在施工。但是,大家的想法很一致,就是尽快让灾民有房子住。
“那时,我们会一边施工一边开会讨论方案,经常是会开到一半余震就来了。刚开始,我们还会因为紧张跑出去,后来习惯了,就那样在地面晃动中把会开了。”
刘飞说,施工过程中有件事很让他感动。当地一个村30多名村民看到他们不要命似的干活赶进度,就自发组织带着工具来工地与他们一起施工,“帮我们洗衣做饭,还专门杀了一头猪慰劳大家,那个时候真的感觉我们就是一家人。”
2009年至2010年,刘飞又参与了黄江中学和北川住宅楼项目的援建工作。这两次条件也非常艰苦,他最长一次40天没有洗过脸,没换过衣服,最后困得白天站在工地上不知不觉就能睡着。
相比刘飞,10年前的朱全奎更年轻,只有18岁。汶川地震发生后,他跟随抢险救灾队抵达当时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因为大灾刚过,各项物资匮乏,吃住都成问题。当时他们承建的工地上游就是唐家山堰塞湖,一旦发生溃堤,将是灭顶之灾。
为了让灾区群众能早一天住上安置房,朱全奎和其他队员们每天都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大家早上五点起床吃饭,五点半准时上工,晚上一般都要干到十一点左右,有时要干到夜里一两点。靠着这股劲头,在救灾第一阶段工作中,朱全奎他们建成了全省第一个交付使用的灾民临时安置点。
可以说,汶川地震发生时,刘飞和朱全奎还是两个刚踏入社会的青涩小伙,那个时候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也仅停留在“好好干、赚钱养家”的阶段,“责任”两字甚至还没被仔细思考过。因为一场紧急救援,让本来可以悠闲安稳地享受生活的他们在一夜间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蚊虫叮咬的痕迹至今还未褪去
35岁的高赞是金城建设的项目部副经理,10年前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经历,至今仍然难忘。“2008年5月23日晚上,我很荣幸作为金城建设抗震救灾队伍的一员,跟随公司救援队伍坐上前往震区的火车。5月25号凌晨,我们到达了江油县。”
到达目的地后,高赞他们稍作休整就立刻加入到救灾工作中,而这一干就是两天一夜,中间没有休息,也没有睡觉。
高赞回忆说,援建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多种困难。缺水断电、暴雨袭击、烈日暴晒等。当然,最重要的是余震的考验。“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对地震有了切身感受。施工时、吃饭时经常余震不断,每次震感都不一样,有时是水波形式震动,有时是垂直形式震动,我们这些人只能苦中作乐,把它当做在大海上坐船。”
让高赞最头疼的是当地的蚊虫特别厉害,尤其是到了晚上,咬得让人不得安宁,直到现在,高赞胳膊上被蚊虫叮咬的斑迹还没有完全褪去。说着,高赞挽起袖子,记者看到的是两只红红的、布满密密麻麻红点的胳膊。
多出一趟车,就可能多救一条命
提起10年前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事,已经49岁的刘思军记忆犹新。 刘思军是淄博市第一医院的120急救车司机。2008年5月14日凌晨4点,他接到了前往地震灾区的通知。简单拾掇了一下,跟家里通了个电话后,刘思军和另一名司机张勇一起,开着救护车奔赴灾区。
刘思军到灾区主要任务是转运伤员,淄博市一共出动了8辆救护车,救援伤员118人。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重灾区,每天都要往返于重庆、江油、绵竹、绵阳、北川、平武等县市火车站、机场和医院。27天的时间里,总共行程8000多公里。
“当时灾区还在不断发生余震、塌方,在路上开车时没有敢按喇叭的,就怕声音导致山体滑坡。我记得最险的一段路,不到50公里,走走停停用了4个半小时。最长的转运时间达到16个小时。”刘思军回忆道。
2008年5月19日,刘思军他们接到指挥部命令,要从灾区往重庆转运伤员。他的救护车上一共有4名伤员,包括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和她8岁的小孙子,孩子头部受了伤。经过了解得知,他们家中的其他人都被地震夺去了生命,奶奶和孙子已经好几天没吃顿像样的饭。
“看着这一老一小,我的心里别提多难受,把车上仅有的食品给了他们。”刘思军说,虽然路途遥远,可为了尽快把伤员送到目的地,他开车连续奔波了10多个小时,行程500多公里,最终在次日凌晨2点多到达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其实,我们在灾区的这27天里,心里就是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可能多出车。多出一趟车,就可能多救活一条命。”
鲁川情深,我们还会再相见
两周时间,五千公里,十年回访,告一段落。
这次采访,不是为了以灾难纪念灾难,以一种痛去承接另一种痛,而是为了温故中缅怀那被灾难夺去的一个个曾盛开的生命。
人,一直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重点:父母双亡的航宇和干爸苏少龙、家园重建开饭馆的李开琼、汶川萝卜寨的王国秀、抢险救灾参与援建的淄博人、坚守在山东产业园的张永军……
他们身上,体现了从废墟到新生,从重建到辉煌,从心灵创伤到燃起希望,勇敢、坚韧地生活是震区人民的主旋律。
面对灾难,生死离别并不鲜见,最难见到的是活着的人内心的康健。所有经历过失去,经历过灾难,经历过伤痛的人,理应得到更大的幸福,生者幸福是我们全社会最大的期望,是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让泪化作相思雨。”
治疗心伤最好的办法,一是时间,二是爱。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他们,千方百计地去爱他们,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关爱中身心健康地幸福活着。
不悲观,有干劲,向前走,奔梦想,用幸福告慰那些逝去的灵魂。鲁川情深,我们还会再相见!
本报特派记者 王晓明 王兵 张亚军 照片均由当事人单位提供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