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一场300多人参加的特别联欢会在淄博中心城区举行。说它特别,因为这是一场原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一营战友联谊会暨五地市战友文艺联欢会,参加者已是花甲或古稀之年。
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于1970年由济南军区组建,任务是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建成一支不脱产的人民军队,1974年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撤销。
时隔40多年,老战友们再次重逢,很多人显得格外激动。当天,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今年63岁的博山人李贞明向记者讲述了他记忆中的兵团往事。
几位老战友在看兵团战友合影。
见面了,留个电话。
战友相见格外亲。
十六七岁成了兵团战士
1972年,李贞明16岁,刚初中毕业的他参加了当时的博山福山公社的一次动员会,内容与鼓励知识青年参加生产建设兵团有关,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自愿报名。
当年6月,李贞明和博山的很多年轻人乘车赶到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驻地、利津县的原黄河农场七分场,他成了一营二连的一员。打那时起,他们有了第二个名字——兵团战士。
“周围是盐碱地,除了我们,四周荒无人烟,垦种的小麦已经熟了,没开垦的地方有很多芦苇和野草。”住宿的营房用土坯盖起,李贞明觉得还不错,“最早去的开始时睡地铺,后来自己盖房子,都是十六七岁的小孩,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当年那种场景。”
他们的日常任务以生产为主,从第二天就开始劳动。小麦进行机械化收割,但需人工开辟出车辆驶入的通道,这对尚未成年的战士们来说是个不小的任务。在那之前很多人刚从学校毕业,没种过地,只能现学现干。
“那块地有三四里长,开始都不会干活,第一天就把手磨破了。”李贞明说,收下的麦子得在场院里晾晒,“有柴油发电机,晚上亮灯,把场院里晒好的麦子装起来,有时能忙到夜里12点。”
秋收是更大的考验,收高粱和豆子要靠人工。有时下雨大了,豆子地里淹了水,也照收不误。李贞明记得,地里的水有二三十厘米深,深的地方半米,水十分凉。
到了冬天要挖排碱沟,把流动的地下碱水排出去,能降低土地含碱量。“沟一米多深,有的人穿着单衣就挖,当时不觉得冷,不过容易落下毛病。”很多战士晚上回到营房才觉得累,还开玩笑说“除了头发不疼,浑身哪儿都疼”。
让人印象深刻的大蚊子
累归累,军事化管理却来不得马虎。冬天,一般是早上6点多(夏天还要早些),营地喇叭会放起床号,穿衣集合,连队跑操,早饭后出工。到了晚上9点还有熄灯号。李贞明说:“那时年龄都小,有的睡不够觉起不来。”
跑操和打靶是农闲时才有的事,忙时一起床就得劳动,连早饭也是送到地里吃。因为当时条件比较艰苦,蔬菜和肉都不多,他们自己也种菜,却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三个蚊子一盘菜”,这是老一辈东营人常说的一句俗语。李贞明和战友们至今对此印象还很深,那儿的蚊子既多又大,夏秋季节成群地围着人打转,身上常起大疙瘩。为躲蚊子,很多人晚上早早地就钻进蚊帐。
那个年代的黄河也有泛滥时,早先建营房时都有相应的防范措施。“我们连的营区建在垫高的土台子上,比平地高出一米多,有的连则在周围围起防水坝。”李贞明经历过两次黄河水泛滥,黄河水泛滥后,战士们只能在营区活动等待退水,食物要用船从外面运去。
1974年兵团撤销,一师二团所在地改为渤海农场,李贞明他们由兵团战士变成农场职工。1977年4月,李贞明回淄博后被分到了淄博市自来水公司,10年后进入市委办公厅,2016年退休。
2017年5月,曾经意气风发、今已白发苍苍的140余名二团战友专程回到当年战斗生活的地方。40多年前的房子大多已破败、重建,营部仅剩一栋营房仍然顽强地屹立着。李贞明说,他们把几年青春留在了盐碱地,吃过苦也受过罪,但每个人的毅力、意志、品质都得到了磨炼,更懂得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当年没被困难压倒,现在依旧无怨无悔。” 文/图 记者 孙渤海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