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刑警张婷
美貌与智慧并存,勇气与温柔相间。初见张婷,感觉她人如其名亭亭玉立,很难把她和“刑警”两个字联系起来;可是,见到她一身黑衣、一支短枪、举枪速射的人,都会在心里发出感叹:“好酷”;等到再翻开她的职业记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博山公安分局反恐处突中队队员,省厅武装越野获得第四名,先后被评为淄博市三八红旗手、全市公安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全市公安机关党员先锋等荣誉称号。
刑侦一线的“拼命女汉子”
“犯罪嫌疑人出门了,跟上。”
“注意注意,他们往南拐弯,别跟丢。”
……
一辆出租车90度急转横在两车间,从出租车闪出两名警察身影,立即对车内的嫌疑人实施抓捕。
这不是惊险刺激的电影大片,而是在破获一起涉毒案中的真实一幕。而这两名警察,正是张婷和她的丈夫刘杨。
2015年,在一次对涉毒案团伙的重要抓捕行动中,张婷原本与男同事在布控点化装侦查,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一再更改接头时间和地点,需要一个抓捕小组承担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任务——根据形势对抓捕车辆适时拦截。
正在训练中的张婷
由于犯罪嫌疑人已是重案在身,很有可能会冲撞拦截车辆或者负隅顽抗。张婷和丈夫刘杨只用一个眼神达成一致想法,两人主动请缨承担起这一危险任务,她认为女性身份容易减少嫌疑人怀疑。当两人驾驶一辆出租车准备出发时,她原本想坐在副驾驶,丈夫却让她坐在副驾驶后面座位上,给出的解释是:这样更能体现出“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角色”。
然而丈夫真正的用意,在危险出现时让她感动不已。拦截过程中,他们一人紧盯嫌疑人动向,一人仔细观察周围情况,沉稳而机警地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当刘杨驾车插入两车之间进行变速、跟踪时,嫌疑车辆有所警觉。危机关头,他一个90度急转,把自己的那一面横在嫌疑车面前。未等嫌疑人反应过来,他们冲上去,迅速将嫌疑人包围,并顺线一举打掉了一个十余人的涉毒团伙。而事后,张婷才明白,刘杨之所以在出发之前让她调整座位,就是将他赤裸裸暴露在危险之下,让妻子离危险远一点,哪怕只是一个座椅那么短的距离。
张婷回忆说,当天晚上,她看着刘杨熟睡的模样,自己却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一早,丈夫像往常一样出门前笑着朝她说:“老婆,我走啦!”……望着那个背影,她突然泪流满面,有被保护的感动,也有些许的担心,担心他一走再也回不来。
正在工作中的张婷
没有硝烟战场的“研判高手”
有人曾把刑侦比作猎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张婷以笔代剑、苦练情报调查、分析研判,努力寻找着案件的蛛丝马迹,为一宗宗扑朔迷离的案件指明方向,将一缕缕蛛丝马迹汇成铁证,从而向公众呈现一个又一个真相。
自2011年调到刑侦大队后,她先后撰写了综合性材料100余篇,约计30万字。她善于把握大局,深入调查研究,为研判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办公室信息调研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市名列前茅。她编发的“专项行动专刊”,为深入开展行动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16年省厅组织开展安民行动和市局组织开展秋冬治安“百日会战”中,共撰写工作方案、通知通报、调研简报、总结汇报等材料20余篇,汇总数据、统计报表60余份,确保了专项行动高效有序的开展,其中4篇简报被市局采用刊发,信息考核成绩位于全市第一。
“细节决定成败。”别人眼里枯燥、散乱的线索,在张婷手中变成了串成线的珍珠。她觉得,侦查研判的工作很有意义且有趣,就像在黑夜中看到光亮,让大家觉得很兴奋。
不仅如此,能文能武的张婷还担任着山东省百姓宣讲员,为大家讲述公安民警为社会治安稳定保驾护航的真实故事。
三身份尽显对工作挚爱
对于公安事业的执着热爱,从张婷的三个身份可窥一斑:警察女儿、女警、警嫂。
张婷和她的父亲
张婷的父亲也是一名人民警察,她从小就喜欢父亲的警服,崇敬他的作为,更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警服。当她的梦想实现后,她用坚强、勇气、奉献诠释着“十年磨一剑,无悔从警路”。烈日下,她背着4公斤的装备在公路上长跑,皮肤被晒爆;大雨里,她在石门陡峭的山坡上拉练,衣鞋被浸泡……无论多难,她都咬牙坚持着,母亲在给她抹药时心疼地掉泪:“一个姑娘家,这么辛苦干什么?”她笑笑说:“因为热爱,不觉得苦。”
2009年,张婷和刘杨一同毕业于山东警察学院后,扎根刑侦战线,2012年组成了特殊的“双刑警”家庭。他们把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与情感深深融合,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履职、敢于担当,成为岗位上的中坚骨干,用奉献书写着双警家庭的独特风采。
张婷和她的丈夫刘杨
警察的生活如同跷跷板,把装着责任的一头高高升起,装着自己和家庭的那一头就得低低沉下。张婷和丈夫在工作中叱咤风云,生活中却有一个会戳痛的点,那就是对孩子的愧欠。两人都在刑警一线,遇到案子加班、几天不回家是常事,不知有多少个加班的日夜,她是带着孩子在办公室里度过的。不过,让张婷欣慰的是,孩子小小年纪已知道心疼妈妈,常常在一旁默默地陪伴她。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怀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张婷无私无畏地奉献着满腔热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刻画着铿锵女警巾帼不让须眉的别样风采。 记者 张琦 通讯员 王东 宋策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