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京剧名旦荀慧生诞辰120周年 流派传承不能止于模仿创始人

来源:新华网

2020-01-17 14:45:00


  从农村穷孩子到“花衫泰斗”,从文盲成为开创荀派艺术的知识分子,从碌碌无名的“白牡丹”演进到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传奇一生,俨然一部励志故事,“无旦不荀”的美誉流传至今。

  今年是荀慧生诞辰120周年。近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与北京市荀派艺术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纪念荀慧生诞辰120周年暨荀风毓骨:京剧荀派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众多京剧界人士齐聚一堂,缅怀这位业界宗师。

  融入海派甚至国外艺术元素创立荀派

  荀慧生从艺经历坎坷。幼年家贫,吃尽苦头,但他坚持每天练功,苦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

  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1910年,他随师进京。1917年,荀慧生出师,随后演出了拿手戏《铁弓缘》,深受戏迷欢迎。

  荀慧生崇尚革新,无论唱腔和表演,乃至化妆、服饰等都进行改革。在唱腔上,他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在表演艺术上,他赞同熔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于一炉的主张,还吸收了小生、武生等表演技巧,甚至外国舞蹈的步法,从而逐步建立起荀派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

  说到荀派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概括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荀慧生标新立异,编制新腔坚持三条原则:一是让人喜悦;二是让人听懂;三是让人动情。”

  荀慧生一生出演300多出戏,在京剧舞台上塑造了红娘、金玉奴等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他创立的荀派艺术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在艺术创作上强调现代审美意识趋向,将海派风格和各地方剧种,甚至其他门类艺术的精华成功融入自身表演艺术之中,尤其注重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强化表演带入感。”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李艳艳表示,荀慧生的艺术理念是敢于大踏步地走在时代前沿的。

  “要是学我就止于我,那就不好了”

  荀派艺术的传承枝繁叶茂、红红火火,且不断有“新花”绽放,孙毓敏功不可没。作为荀慧生的亲传弟子,孙毓敏秉持“荀风毓骨”,将荀派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荀风毓骨’是荀慧生的风格里有孙毓敏的‘骨肉’。”电视剧《荀慧生》编剧刘纪宏回忆起孙毓敏曾这样解释“荀风毓骨”。

  孙毓敏19岁随荀慧生学戏,在数十年的京剧表演艺术生涯中,不仅学习演出了众多荀派戏,还创作了《姐妹缘》《宋宫奇怨》等一系列新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界荀派“活红娘”。同时作为戏曲教育家,孙毓敏热心京剧教育事业,在海内外亲传了无数学生,为京剧特别是荀派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祖父过去常说一句话,‘要是学我就止于我,那就不好了’。”荀慧生长孙荀皓说,在这点上,孙毓敏听了她师傅的话,创造出既有荀派艺术风格和精髓又有她本人特色的新戏。她以现代审美意识探索古典戏曲,科学系统完整归纳荀派艺术的唱腔真谛。“这一点,非常可贵。”荀皓说。

  80岁的孙毓敏至今仍活跃在京剧舞台,秉持“戏曲少而精,艺术广而博”的教学理念,课徒传艺,勤于著述,仅研究荀派艺术和自身表演的著作就20余册。

  孙毓敏在《我如何演戏》一书中谈艺术创新时曾引用了荀慧生1962年讲的一段话:“为了追求一种风格,达到一种境界,直到现在,我已经60多岁了,总感觉距离目标还是非常遥远的,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事业,它具有这样的魅力,让人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年轻的求艺者,需要不断前进。”

  “这段话正是他们师徒二人与时俱进、追求极致的精神境界和艺术风骨的集中体现。”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如此感慨。

  流派传承应是创造精神的传承

  “纪念荀慧生、发扬荀派艺术,一定要弘扬荀派的精神,即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上海京剧院原副院长周有成说。

  正是遵循了荀慧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艺术理念,当代荀门才出现一树多枝、繁花似锦的景象。

  据悉,目前全国有100多位荀派弟子。2017年,荀派艺术传承实训基地在上海戏剧学院挂牌,旨在宣传和培养新生代荀派艺术继承人。

  孙毓敏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多干事干实事,流派的发展必须有人,有人有戏才叫继承,越演越好才叫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谭志湘认为,任何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如果墨守成规,不注入新鲜血液,这样的流派就岌岌可危。传承如果仅是几出戏的传承,是表面化的、肤浅的,真正的传承应该是一种创造精神的传承。

  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李崇林送给荀派弟子12个字:“在悟道中历练,在品味中享受。”他说,传承和发展是全体京剧人的共同话题,我们不仅要做京剧艺术的观光客,同时要做京剧艺术的主人翁。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