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受理”待理顺
数据跑路有壁垒
随着“一次办好”逐步落实,我省莱芜、日照、济宁、潍坊、德州等市目前推出了“一窗联办”“一窗受理”等措施。但记者暗访发现,“一窗受理”存在“形似神不似”问题,操作不畅、材料备齐难、“体外循环”等现象仍然存在。
8月27日上午,记者随市民孙先生来到济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永基城服务大厅,来到一个“三联办”窗口。窗口里头,面对孙先生并排坐着3个人,登记、缴税一窗办理。
看似不用多次排队了,流程却存在“体外循环”。孙先生说,这是他第3次来大厅了,此前,大厅让办理了宗地测绘图并通过银行办理了房屋预告登记证明和不动产登记申请书。这次到窗口办理时,孙先生及妻子也两次离开窗口。一次是到大厅找一个“建行的白老师”签字,花费2分钟;另一次,到大厅免费复印区复印材料,花费10分钟。加上这两次离开签字、复印的时间,孙先生在窗口共用时约50分钟,并没有明显节省时间。
其中,找“建行的白老师”并不容易。因为是通过建行用公积金贷款买的房,孙先生和妻子来大厅之前就被建行工作人员告知要找“建行负责签字的白老师”,说他不是每天都来,若他不来,登记办不了。为此,孙先生一早来到大厅,在打听了2个人之后,才在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空白柜台找到了“白老师”。孙先生说,亏得这次“预演”,否则在窗口办事时临时再找,恐怕就不止2分钟了。
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今年4月实行了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房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集成服务,市民任选一个综合窗口递交材料就可办理,5日下证。8月23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5日下证”“一次办好”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材料齐全”受到多方面制约。家住德城区某小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几年前贷款购买的房产有房产证,但没办土地证。去年听说统一为不动产权证后,他就打算办理,但被告知,仍有抵押贷款的暂时不予办理不动产权证;到去年底贷款还完,李先生从今年2月份就委托中介办理并提交了材料,到8月28日仍未能下证。
德州市不动产登记部门人士告诉记者,手里仅有房产证的房主进行二手房交易,理论上可以由卖家的房产证直接办成买家的不动产证,但实际操作中多数还是要求必须先办理卖家的不动产证,再转移登记为买家的不动产证,这样需要至少两次不动产登记。如果有抵押贷款,还需要银行等相关方面参与,办理的时间和成本还会增加。
潍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二楼大厅日前实行了“一窗联办”受理,但业务办理看起来还不大顺畅。8月27日上午,买房人李先生在10号窗口办理缴税、登记申请。办理期间,记者注意到,李先生一行人先在10号窗口办理,后又挪到8号窗口,最后又回到10号窗口,中间共经历了3名工作人员。
8月28日上午,记者在济南站前街9号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大厅看到,这里的不动产登记窗口和收税窗口已经实行了“联办”,一个多月前还需要分头递交材料、分头排队的两个窗口,眼下只交一份材料、排一次队即可。但两个窗口的工作流程似乎还未顺畅整合,虽然没有两次取号,不过在登记窗口递交了材料后,买卖双方还要在一旁等待15分钟左右,旁边的税务窗口才叫他们去缴税。
优化转移登记各地用力较多,抵押登记受关注则较少。莱芜2016年9月就推行不动产“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群众只需在一个窗口、排一次队即可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但抵押登记目前还做不到“一次办好”。8月27日下午,在莱芜市钢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一位房产中介告诉记者,他的客户因住房抵押贷款涉及不动产抵押登记,跑了不止一趟。客户拿着不动产权证等,到银行签贷款合同,银行批准贷款后,再出人和客户一起到不动产登记大厅办理抵押登记。“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动产登记部门完全可以跟银行联网,银行通过网络提出抵押登记申请,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法依规在线办理,登簿信息及电子证书通过网络发送至银行,不就省得老百姓来回跑了吗?”他说。
在滨州,中介李女士遇到了一个“半拉子”信息共享的烦恼。今年7月9日起,滨州市房地产管理局房管服务大厅全面取消了房源核验窗口,不再受理各类房源核验业务,市民可自主选择在该局备案且开通网签端口的122家中介机构办理。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个措施本意是便民,实际上,中介花3000多元钱购买的软件和外置设备,只具备上传客户证件信息的功能,确认该房产有无抵押、查封、冻结等情况,可否交易,还得通过微信群告知群里的房管局工作人员,请他们在电脑上人工点击“通过”。对方通常是“秒过”,但碰到有事,拖上几天也是有的;大厅那端不“通过”,中介这端就打不出网签合同,就没法办业务。对于不用中介、自主交易的市民,大厅办不了,还得重新找中介办理房源核验和网签,中介通常要收20元“工本费”。
更让人费解的是,明明联着网,还会出现中介和大厅查询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李女士最近的一宗交易就是如此:中介的系统显示该房有抵押、不能交易;而大厅窗口显示无抵押、可交易。李女士带着卖家在不动产受理窗口和数据中心窗口反复查询无果,最后开具了一份无抵押查封证明,总算给自己的系统“解了锁”,打印出了网签合同。由于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群众跑腿”替代了“数据跑路”。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