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东古代文物精品第一次大规模、成系列地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向来宾介绍文物。
齐文化精品文物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展览现场。
参观者拍照留念。
参观者在现场拍照。
鲁中晨报-鲁中网北京4月20日电(文/图 记者 王兵 张欣) 这个春天,到国家博物馆来了解齐文化。4月19日,“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195件套文物精品多方位展示了齐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周晓波,山东省博物馆馆长郭思克,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淄博市委副秘书长刘艳,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茂松,临淄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平和等出席开幕式,淄博市直和区县文化和旅游单位负责人和现场参观游客2000余人参加活动。关强宣布展览开幕,王春法、周晓波分别讲话,陈成军主持。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博物馆、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展出时间为3个月。据悉,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参观限量3万人次,观展需提前网上预约。据了解,这是山东古代文物精品第一次大规模、成系列地在国家博物馆展出,集中展示了齐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本次展览展出的195件套文物以青铜器为主,另有部分陶器、玉器、金银器、骨器等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32件套,包含国家一级文物60件套,国家二级文物37件套,国家三级文物35件套;还有未定级文物58件套,文物复制品3件套,文物拓片2件。参展文物涉及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其时代跨越了齐文化的孕育期、形成期、巅峰期和新生期。
其中,高青陈庄遗址是近年西周考古取得的突破性重要发现,出土的“丰”青铜鼎等带有“齐公”“祖甲”“齐师”等铭文的青铜礼器,对于研究齐国早期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齐侯”青铜甗则是为数不多的带有“齐侯”铭文的礼器之一。临淄齐故城是古代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临淄周边的高级贵族墓葬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数量之丰富,制作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公子土斧”青铜壶、“国子”青铜鼎、“高子”青铜戈等珍贵文物揭示了齐国世家大族参政、主政的历史细节;“齐叔姬”青铜盘、“郾王”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剑等则是齐国与周边邦国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物证;大武齐王汉墓、稷山汉墓出土的鎏金青铜熏炉、鎏金青铜编钟等则让观众有机会一睹西汉时期齐地文化的独特风采。
展览以时代发展和齐地文化演变为主线,整个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多源同流、竞争称雄、融归一统。
王春法说,本次展览以齐文化腹心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精品文物为主体,以时代演进为脉络,从文化源起、演变、交流、互动的动态视角考察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渊源、脉络及其时代和区域特色,力图让观众对海岱之间的齐地文化面貌有更加全面、直观、具体、深入的了解。展览汇集的近200件(组)文物精品,大多出土于临淄齐故城及其周边,还包括高青、临朐、海阳等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堪称山东地区最能代表齐文化特色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遗物。
周晓波说,此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齐文化文物精品首次大规模、成系列地在首都北京展出。这是山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指示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开幕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览新闻发布会。陈成军、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主任陈煜、毕荣青、周茂松、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翟胜利、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等出席并答记者问,毕荣青介绍了展览相关情况。
毕荣青说,淄博是文物资源大市,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0处;经山东省文物局备案成立的各级各类博物馆61家,位居山东省第二位;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确认,国有馆藏文物64363件套,珍贵文物3018件套。自去年5月起,淄博市开始着手筹备让齐文化文物走进国家博物馆这个全国最高层次的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齐国的历史和文化成就。希望这次展览能让国人近距离地接触齐文化文物,对齐文化有更具体的认知,对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淄博故事,传播淄博声音,为文化名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