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01-13 09:15:42
2020年12月25日,运粮河湿地公园里,野鸭在水中嬉戏。
垃圾分类车在辛店街道的社区内分类收集垃圾。 资料照片
临淄作为化工名城,偏重的产业结构一度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近年来,临淄区一方面加快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行垃圾分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记者专门探访了临淄的一条河。近日,记者再次走近这条河时,发现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关于临淄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妨就从这条河说起……
一条古运河的重生
2020年12月25日,天气晴好。在临淄区凤凰镇温家村村委大院的露天舞台上,伴随着欢快的旋律,一支民间舞蹈队正在排练元旦节目。68岁的舞蹈队队长路艳春是凤凰镇南曹村人,她告诉记者,他们的舞蹈队叫“运粮河舞蹈队”。
“我们的队员最年轻的48岁,年龄最大的71岁,都住在运粮河边上,所以叫‘运粮河舞蹈队’。”路艳春坦言,如果时间倒退回几年前,她和队员们绝对不会想到把舞蹈队命名为“运粮河”。至于这背后的原因,就要从运粮河的前世今生说起了。
相传运粮河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人工运河,其作用是通过水路运送粮食。如今的运粮河,是上世纪70年代为了泄洪排涝而重修的,全长约9公里,由东向西与乌河交汇。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运粮河两岸还是一派芦花摇曳、水清鱼欢的江北水乡景象。
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沿岸化工企业的增多、人类活动的加剧,运粮河逐渐沦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道。再加上河道淤积、管理缺失,运粮河一度变成了臭水沟,水质降至劣五类标准,生活在岸边的人都避之不及。
2008年,临淄区投资6900万元建成的齐城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原来直接排入运粮河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运粮河。此后,区、镇先后对运粮河河道进行了拓宽、生态改造。
然而,由于雨污不分流、农村未接入污水管网等原因,有了污水处理厂的运粮河依然遭到污染。
第二次转折从2016年开始。这一年,运粮河生态湿地及湿地公园开工;2017年,齐城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污水处理改造;2018年,运粮河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开工;2019年7月,二期工程完工。
如今的运粮河,河道里分布着很多水处理单元,里边填充了火山岩、沸石等材料,再加上种植的芦苇等植物,利用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以及水生植物,对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进行深度处理。目前,运粮河湿地公园拥有高标准生态湿地325亩,日处理中水能力达到7.5万立方米。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提升,运粮河重获新生,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2020年12月25日的探访中,虽然冬日的湿地公园少了许多绿色,但水里成群的野鸭依然让这里充满生机。
“过去是臭水沟,出门都尽量绕着走。现在好了,出门就是湿地公园。这幸福感提升太明显了。”采访中,台东齐村一名村民高兴地说。
七分服务三分执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也正是“两山”理论的核心所在。
运粮河的重生,是临淄区践行“两山”理论的一个缩影。作为以石化和化工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强区,一方面经济要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要改善,临淄区面临的环保压力一直很大。
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也是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提升全域的环境质量,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通过“七分服务、三分执法”的方式,对工业污染源实施靶向治理,深入开展各类帮扶执法行动。
山东凯威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威尔”)专业从事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树脂、高性能膜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该公司的调和车间,分散机研磨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根据环保执法人员给出的整改对策,该公司在车间里加装了一个个密闭小屋,不仅可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更加强了局部收集。
“对全区所有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250家企业,我们按照23个标准进行治理。我们还专门成立了5个工作组,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检查、检测执法行动。”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污控科负责人赵秀文介绍说。
通过对44家重点企业实施挂包帮扶和对25个网格实施网格管控,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企一策”问题解决方案,建立起“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闭环管控机制,大大提升了企业污染治理能力和环保管理水平,真正做到了执法与帮扶并重,寓执法于服务之中。
为丰富监管手段,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在全体环境执法人员手机上安装了环保用电监管APP,通过对企业用电量情况分析,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实现科学精准治污。
2020年4月的一天,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的酸喷淋泵装置突然出现异常,环保设施用电监管系统马上发出警报,企业及时开启备用泵,避免了废气的超标排放。
通过科技手段,把污染事件发生后的执法、处罚转变为污染发生前的预警、防范,不但为企业避免了损失,也减少了执法人力的投入。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生态科科长李亮表示,科学监管可以实现第一时间预警,企业第一时间排查整改,第一时间消除污染事件造成的影响。
此外,执法人员还综合运用无人机、移动走航车、激光雷达、红外成像等科技手段,加强对高科技执法业务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升科学监管、精准治污的能力。
垃圾分类背后的隐形福利
如果说治理好工业污染是保护生态的基础,那么垃圾分类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展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践。因为垃圾分类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循环经济。在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事处在垃圾分类工作上走在了全区乃至全市前列。
近日,辛店街道溡源社区等陆续召开垃圾分类培训会,对社区保洁员、网格员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这些保洁员、网格员将在日后的工作中,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提供指导、进行劝导。康平社区还对小区居民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辛店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最早是从杨家社区开始试点的,现在基本在整个街道实现全覆盖。”辛店街道城市和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群说,辛店街道地处临淄城乡接合部,有城市社区8个、居民7万余人,概算年产垃圾2万吨,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2019年,辛店街道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选取具有组织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的杨家社区开展试点。
杨家社区简化垃圾分类难度,将垃圾划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类。除了广泛宣传、多方引导,社区还将垃圾分类与村改居居民福利待遇挂钩,对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改居居民,提供免交每年300元车位费和0.4元/平方米物业费的福利待遇,变垃圾分类“要我分”为“我要分”。
在试点过程中,辛店街道引入专业的保洁公司、回收公司,打通了垃圾分类前端、中端、后端的难点和堵点,逐步构建起“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链条式垃圾分类及生态化处理闭合体系。
“街道引进的回收公司比那些收破烂的个人价格公道,称重也放心。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很高。”杨家社区的居民曹娜告诉记者,她将纸箱、瓶子等出售给回收公司,每年可收入300元左右,关键是可以变废为宝。
为了解决厨余垃圾回收处理难题,辛店街道和专业公司合作成立了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将厨余垃圾粉碎处理后养殖蚯蚓。一方面,蚯蚓可作为钓饵销往江苏,平均2个月出栏一次,每次出栏6000斤-8000斤,每斤6元-8元左右;另一方面,蚯蚓粪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以每吨12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加工企业,这些收入用来维持中心的运转。
目前,杨家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率已达95%以上。2020年,辛店街道又以“杨家路径”为模板,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在城市社区的全覆盖。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凯 通讯员 王聪颖
相关报道: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