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传的老手艺】痴迷苇编六十载 一心倾注为传承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2018-08-02 08:50:00


  日前,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传来喜讯,参与山东赛区选拔赛的桓台县老手艺人宋佩忠、韩光英分别获编织类一等奖和二等奖。两名苇编老手艺人的带动和指引,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进一步激发传统工艺创新活力,增强从业者的自尊自信,激励手工艺者提高水平。

  用苇条编制的荷花,配以彩灯和开关,可以在夜间绽放,这是宋佩忠最中意的一件获奖作品。

  经久耐用 独具魅力

  7月19日,桓台县起凤镇华沟村,记者走进宋佩忠家中,干净清爽的小院,一捆捆切割整齐的苇条,几件获奖的苇编作品摆放在屋内,显得十分古朴典雅。

  宋佩忠展示着他的苇编作品:“这个荷花是可以打开的,配上彩灯,晚上很漂亮……”“这个蝴蝶翅膀可以随着彩灯的变换上下摆动,孩子们很喜欢拿在手里玩。”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小筐、小篮等苇编生活用品,宋佩忠都能编制得精美、耐用,纯手工完成,展现着苇编的魅力。

  “你看我手里这个收纳盒,刚编出来的时候也就是苇条这种浅黄色,但现在已经油亮发红,这个收纳盒已经用了60年了,到现在依然结实耐用。”宋佩忠说,苇编的魅力在于其经久耐用,一个苇编生活用品可以用几十年,随着岁月的洗礼,会愈加好看,成为精美的艺术品。“我编的这些东西都能用60年!”宋佩忠骄傲地说,这些出自他手的苇编作品会越用越好用。

  “我喜欢看《动物世界》。”宋佩忠说,看《动物世界》会让他联想到如何用芦苇编制新花样,鱼、虫、花、鸟在宋佩忠的一双巧手下,都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马踏湖的苇编,本来是以实用性为主,宋佩忠这样的老艺人,却为它增加了艺术生命。现在,宋佩忠可以用苇子编织百余种工艺品,其中不乏从电影、电视里学到的新奇东西。

  始终热爱 不言放弃

  挑选芦苇,用工具将芦苇切分成二到九条不等,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非常复杂,稍不留神就会被锋利的苇条割伤手,宋佩忠却从未被割到过,不是因为幸运,而是因为熟悉,对他来说,苇编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他都熟记于心。

  宋佩忠告诉记者,他12岁开始学习用芦苇编织床上用的席子,凭着聪明的头脑、灵巧的手指及耐性,出手的席子从第一张就是一级品。13岁时,他编织的席子从质量到花样已经在村里首屈一指。他学习编织非常快,更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编织篮、箩、筐等生活用品,靠一手绝活养活了一家人。14岁,他当上了村里的编织老师,每年出徒的学生80余名,其他村慕名请他授课的络绎不绝。

  当大多数原来搞苇编的村民放弃了这门手艺时,宋佩忠却选择了坚持。

  “我喜欢这门手艺,从来没有放下过。”宋佩忠说,看到别的村民放下苇编外出打工时,他也动摇过,但对苇编的热爱让他坚持了下来。至今,宋佩忠也没有为此后悔过。

  正是因为这位七旬老人的坚持,一件件艺术品在他灵巧的双手下诞生。现在的他更是带动许多人重拾这门手艺,唤回马踏湖苇编的生机。

  主动授课 只为传承

  3年前,宋佩忠主动找到起凤小学要求教孩子,学校正好也想开这方面的手工课,他教了很长时间都不要报酬,校领导看他教得卖力、年纪又大,多次提议后商定每次课给他一定补贴。

  “这么好的绝活儿,不能丢了!”宋佩忠本能地想把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保护好、传下去。让他高兴的是,现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跟他学,而且编得有模有样。近几年,马踏湖的苇编手工艺制品受到市场欢迎,一些村民想重新拾起苇编的手艺,原来会的手艺却生疏或遗忘了,他们找到宋佩忠请教,宋佩忠总是有求必应、不求回报。

  许多外地客商、游人慕名到宋佩忠家里购买他的苇编制品,虽然经常供不应求,但宋佩忠还是按原来的节奏精心制作,保证每一件成品都耐用、美观,力求完美。在他的心里,卖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苇编作品有人喜欢,可以传承下去。 

  个人简介

  宋佩忠:男,1949年出生,桓台县起凤镇华沟村人,12岁开始学习苇编,从事苇编艺术已近60年。他制作的手工艺品不出家门就被客户订购一空。

  心灵手巧又富有耐心的宋佩忠,虽然说不出“非遗”“传承”这样的字眼,但他本能地想把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保护好、传下去。他还主动联系学校做义务课外辅导员,将苇编技艺传授给孩子们,让这门老手艺得以传承。

  2012年他参加好客山东休闲汇桓台县旅游工艺品创新大赛,获创新奖;2013年参加好客山东桓台休闲汇传统工艺品创新大赛,获三等奖;2016年参加第四届中国博兴编织工艺品博览会,获表演金奖。

  传承苇编手艺 开出创新之花

  在韩光英的巧手编制下,苇编作品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7月23日,在桓台县起凤镇夏六村,记者见到了另一位获奖的苇编老手艺人韩光英。

  今年53岁的韩光英是湖区土生土长的苇编技艺非遗传承人。她回忆称,自打记事起,就跟着爷爷编草席,那时的她虽然年纪小,但编出的东西却不比大人差。十七八岁时,韩光英被桓台县工艺品厂聘请为柳编工艺师,到桓台县乡镇指导柳编工艺。

  “我从小喜欢观察湖区的小动物,时间久了,小动物的形态我都熟记于心,所以编起一个个可爱的小生灵非常顺手。”韩光英告诉记者,她起初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编出了青蛙、壁虎,觉得是很不错的创意,此后,白天她跟着大人们编草席挣工分,晚上,她就尝试着创作些小工艺品。经过无数次改良,惟妙惟肖的丹顶鹤、蝉、螳螂、大象等呈现在眼前,让她非常有成就感。

  “在编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随着一次次的改良,对于各种小动物的编法就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技法。”韩光英说,后来,她编制的工艺品的用料不再局限于芦苇,开始用包装纸编制各种各样的小工艺品,且形态、颜色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创新。

  “我的孩子从小没买过玩具,都是我给他们编的。”韩光英笑着说。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邻居家孩子的玩具几乎也都是出自韩光英的巧手。然而,那个年代这些工艺品并不能维持生计,她只能外出打工。突如其来的不幸却降临在她的身上,在一次作业中,韩光英的左手受了重伤,尽管经过治疗,但左手却很难再用力,更让韩光英痛苦的是,这也影响到了她的苇编工艺品创作。但韩光英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的作品近乎完美。在韩光英的影响下,丈夫也学会了苇编,而且编得越来越好。

  如今,韩光英在两所学校任教。“孩子们太喜欢苇编了!”韩光英说,看着孩子们喜欢的样子,恨不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更让她兴奋的是,有几个孩子已经掌握了苇编技艺,并做到了活学活用。“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成立一个工作室,把苇编教给更多想学的市民,让这门老手艺发扬光大。”韩光英满怀憧憬地说。  

  个人简介

  韩光英:女,1965年出生,桓台县起凤镇夏六村人,从小在湖区长大,自幼喜欢编制各种小动物,十七八岁时,开始从事柳编工艺编制,并被桓台县工艺品厂聘请为柳编工艺师,到全县乡镇指导柳编工艺。 近年来,韩光英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利用湖区特有的自然资源,编制十二生肖、丹顶鹤、蝉、螳螂、壁虎、大象等鸟兽工艺品,个个栩栩如生,深受市民喜爱。 在2016年第四届中国博兴编织工艺品博览会,韩光英的草编腾龙工艺品获工艺美术精品金奖。她还被高新区第四小学特聘为手工艺品老师,为50多个孩子教授草编工艺品制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要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紧密结合淄博市实际,大力推进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推动淄博市文化名城建设,淄博市文广新局联合鲁中晨报在淄博市范围内开展“代代相传的老手艺”系列宣传报道活动。

  关注淄博非遗,关注非遗传承人,如果你身边有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人,可以拨打0533-2212345与本报取得联系。扫描右侧二维码可观看相关视频。本版文/图 记者 康嵩 伊巍 通讯员 翟兆京 释修振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