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齐”字打头 背后有何故事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2018-09-27 09:54:00


  鲁中网-鲁中晨报9月26日讯(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王建洲 迟占福)城市道路命名既要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人文精神,又要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近日,淄博市确定了主城区70条城市道路及新区2条水系命名。此次命名工作中展现了许多新亮点,如:淄博市出台了第一个关于道路命名的导则性文件;高铁新城片区的较多新建道路,集中采用齐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命名;在南部城区结合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命名;部分道路将在路牌上加注数字路名等等,不少市民对此十分关注。9月26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淄博市规划部门,了解到了一些道路命名背后的故事。

  出台淄博市第一个关于道路命名的导则性文件

  记者从淄博市规划部门获悉,该部门在接到淄博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编制《淄博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和《淄博市主城区城市道路及新区水系命名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任务后,马上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经调查发现,淄博市各区县尤其是主城区的道路名称,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系统性上有所欠缺。市规划部门首先按照淄博市委市政府要求,组织力量起草了《导则》,据了解,这是淄博市第一个关于道路命名方面的导则性文件。其中对道路命名的规范标准、命名原则、道路命名指引、主城区城市道路命名方法等方面都作了系统的规定,避免了过去建几条路取几个路名、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随后,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导则》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展了具体道路的命名工作。

  命名方案汇集多方意见和建议

  命名工作展开后,为使道路命名更能代表淄博历史文化,淄博市规划部门与文化部门会商研究后,邀请了多名淄博文化名人,分头提出了多套道路命名方案,并多次召开研讨会,对每一套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其间,有关领导也多次调度和参加会议,对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第一轮综合性的道路命名方案,同时对《导则》进行了相应的完善。

  “第一轮方案形成后,为使命名更加贴合淄博实际,我们通过相关媒体对第一轮方案向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公布,同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向淄博市人大常委会、淄博市政协及驻淄老干部专门汇报了方案情况,征询意见。”据淄博市规划部门技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为期10天的广泛征集,他们收集到了多方面的意见,有些热心群众提供了比较成体系的命名方案,淄博市规划部门在充分研究后进行了吸收采纳。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研究,形成了第二轮方案。针对此方案,淄博市规划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了进一步论证。

  第二轮方案形成后,淄博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召集相关区县部门专门听取了汇报,对下一步命名决策工作作出了具体指导和要求。

  第二轮命名方案和《导则》经淄博市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先后向淄博市委常委会、市党政班子联席会作出了全面汇报,进一步听取了相关领导部门的意见建议,完善之后于9月13日印发。

  部分道路将在路牌上加注数字路名

  《通告》公布后,淄博市规划部门收到了很多市民来信,反映他们居住地附近的道路不在本轮方案中,期盼尽快落实命名工作,对此,市规划部门进行了一一回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导则》及有关法律法规,街、巷等小型道路的命名工作应该由所在的区县政府负责。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各区县政府将按照《导则》要求尽快完善相关工作。

  另外,通过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淄博市规划部门得知很多市民对于路名能反映文化特色的期望很大,结合本次命名的实际情况,《通告》对此予以了落实。如选取高铁新城片区的较多新建道路,集中采用齐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命名;在南部城区结合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命名。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对于主城区道路采用城市命名还是数字命名的方式仍存在不同意见。有些市民比较支持原来老城区“西五路”“西六路”这种数字命名的方式,认为简单好记,希望把新区的“南京路”“重庆路”等路名改为“西八路”“西九路”等,保持一种延续性;同时,也有很多市民认为继续使用西几路这种方式,太过陈旧,体现不出城市发展的朝气,不如趁此机会一并改掉。对此,淄博市规划部门表示,经过与多个部门的沟通分析后,不管是改成哪一种方式,都会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和财政成本,并在一定时期内带来使用上的混乱,比如登记注册、户口地址、交通等方面的信息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意见,淄博市规划部门在淄博新区和经开区继续采用城市命名方式,保持原有路名的延续性,在具体使用时在路牌上加注数字路名,方便群众使用。同时,在选取城市时也秉持审慎的态度,尽量选取有代表性、影响力并与周边功能布局相匹配的城市名称作为路名。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