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衡: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来源:鲁中晨报-鲁中网

2019-04-01 16:58:00


记者 蒲泫奇 通讯员 江秀文 报道 

  1943年1月15日发生在大王村的战斗异常激烈,日寇板垣师团一部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将韩子衡所带领的九连重重包围。战场上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日伪军一批又一批的倒在我军阵地的前沿。子弹打光了就上刺刀,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这是韩子衡生前最后,也是最惨烈的一战。

  一心抗日,成立“武装自卫团”

  韩子衡,1906年出生于高苑县唐口村一个农民家庭里。他自青少年时期就为人正直,思想进步,立志要做一番救国拯民的大事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深深刺痛了他的内心,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恨不能飞赴东北收复祖国山河。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的消息传来,韩子衡寝食不安,他决定邀集要好的朋友商讨抗日救国之计。10 月间,他和孙象辉等人串乡赶集,以“打彩”形式宜传抗日,发动群众。

  韩子衡的爱国热忱和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支持。他担任长山县六区区长兼中队长后,为了组织民众抗击日寇,保家卫国,韩子衡在全区各村建立了“联庄会”。后来,他还亲自到刘家套村组织青年农民成立了“武装自卫团”。在小清河伏击战的战斗中,韩子衡挑选了数十名“联庄会”会员,并亲自带队埋伏在北岸。枪声响起后,敌人汽艇被击中打沉,一名想要逃跑的日寇也被韩子衡一枪撂倒。

  小清河伏击战后,韩子衡以区中队为基础,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活动,队伍不断壮大。不久,他带领这支队伍参加了八路军第三游击支队。10 月间,韩子衡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斗争更积极坚决了。

  痛击来敌,他被群众称为“常胜将军”

  1940年10月中旬,接到上级指示,已担任副营长的韩子衡和营长李汝琴、教导员李曼村一起,于11月初奉命带领基干一营进军小清河北。“韩营长带队伍回来了”的消息很快在他的家乡唐口村传开,附近村庄的青年纷纷前来报名参加抗日军队,广大群众也积极支持我军的抗日活动,小清河以北地区抗日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3月上旬的一天,韩子衡、李曼村进人南寺庄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日寇闻讯,气势汹汹,乘汽车由齐东赶来袭击。这是基干一营进军小清河北后同日寇发生的第一次战斗。为了挫败敌人锐气,提升高苑、青城和北邹长地区的民心士气以及推动抗日斗争局面的开展。韩子衡、李曼村同志决定依靠有利地形,痛击来敌。这场战斗从中午激战到黄昏,基干一营在毙伤日伪数十人后主动撤出战场。

  严酷的战争,造就了一代优秀的指挥员。韩子衡英勇果断,沉着勇敢,出生人死的战斗作风,给敌人带来了莫大威胁,也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各据点的敌酋,一听说韩子衡来了,便立即命令士兵拉起吊桥,吓得毫无目标地放枪、放炮,而人民群众却真诚地欢迎和爱护韩子衡及其领导的队伍,称赞他是“福将”、“常胜将军”,夸他领导的队伍是“老百姓的队伍”、“自己人”。

  优秀的指挥员,带出了一支坚强的部队。他们曾两次在歼灭战中担任突击队,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曾在长白山下,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突破四千多敌人的合围,全连无一伤亡;他们曾屡次重创进犯的敌人,胜利地保卫了抗日根据地。

  突围无望,他宁死不降

  1942年至1943年初,山东的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敌人频繁对抗日根据地发起残酷的大“扫荡”。1943年1月上旬,日寇板垣师团纠集一万两千人,配以飞机四架,骑兵二百余,汽车二百辆,布成几十里的“铁壁合围”圈,妄图聚歼清河区抗日力量。当时,担任清西军分区参谋长的韩子衡正率领九连驻扎在高苑西南部的樊林村,接到情报后,部队立即采取“外线突围”的战术向根据地边缘转移。

  正当他们在庙子村准备稍作修整时,敌人尾随而至,将庙子村团团包围。但是,部队在韩子衡的亲自指挥下,九连长孙林泉带头,用手榴弹炸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在撤退至大王家村南开阔地时,队伍被四面聚拢来的日伪军截住了去路。敌众我寡,斗争险恶,韩子衡大声地号召部队:“有一口气也要同日寇拼到底,剩下一个人也要冲出去!”开阔地里,可供使用的掩体镣寥寥无几,韩子衡和九连战士们被迫趴伏在平坦无埂的地上顽强地反击。

  南面的敌人被打得溃退了,北面的敌人又拥上来;正面的敌人溃散了,两侧村庄的敌人又围上来……激战了两个多小时后,机枪班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了,韩子衡同志仍坚定地指挥九连战士与敌人拼杀,日伪军一批又一批地倒毙在我军阵地的前沿。弹药用尽就上刺刀,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打,拳头击,牙齿咬;负伤无力同敌搏斗的同志,拉响最后一个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宁死不当俘虏。

  韩子衡在激战中,大腿、左肩、腰部三处负伤、他艰难地站起来,鉴定而严肃地对周围的战土们说:“你们要誓死坚决突围!”为了不拖累同志、当敌人再次冲上来时、韩子衡同志用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为了民族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37岁。

  此役,我军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重大的胜利,击毙日伪军一百八十余人,击伤若干敌人,给敌军以沉重打击。

  在清西地区党、政、军数百人为韩子衡举行的追悼会上,哭喊声响成一片。“生为华胄托命,死亦为国增光”、“宁为枪下鬼,不做亡国奴”的挽幛是对这位抗战英雄最好的肯定。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